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国网四川检修公司:“80后”大学生的电网梦

2013-08-08 12:10来源: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西昌检修分部作者:李云、王德关键词:四川电力检修西昌分部水洛变电站蔡瑞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蔡瑞锋是2012年7月进入国网四川检修公司西昌检修分部工作的一名“80后”大学生,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在是500千伏水洛变电站筹备组成员之一。

勤学苦练 固基强本

2012年7月,蔡瑞锋来到500kV橄榄变电站实习,从此就与变电站结下了不解之缘,圆了他大学时的梦想。刚到变电站时,那密密麻麻的设备、嗞嗞的电流声和不分日夜的运行工作,让他心情十分忐忑。如何背画一次接线图、如何熟悉设备、如何进行倒闸操作、如何进行设备巡视、如何进行事故处理等,都成了蔡瑞锋那段时间天天琢磨的事儿。

一周后,他很快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存在很大的脱钩。也就是说,他看似对口的专业,并不能立马派上用场,让他一度十分彷徨。“变电运维工作没有捷径,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多学、多动手、多看才能成为行家里手。”师傅的一句话成为了蔡瑞锋前进的动力,不服输的性格也被完全释放出来。

“三人行必有我师”,蔡瑞锋把变电站的所有人员都当作老师,虚心请教、潜心学习,白天跟师傅们一起爬主变、上套管……进行实际操作,晚上挑灯夜战。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就不停地提醒自己,天道酬勤,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书不离手、问不离口”也成为了蔡瑞锋的一大标志。

2012年8月,在橄榄站扩建工作中,蔡瑞锋放弃所有的休息时间,向施工人员、厂家技术人员虚心请教,了解设备的性能、用途和操作流程,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学东西快、又尊重人。”说起蔡瑞锋,橄榄站的老师傅们赞不绝口。

厚积薄发 勇夺状元

在国网技术学院成都分院参加学习期间,不论是在课堂里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在仿真变电站学习设备维护要领和倒闸操作训练中,勤奋好学的蔡瑞锋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在理论学习方面,他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将当天所学的重点、要点、注意事项和规程全部背熟,背不完就不睡觉,并且每3天就复习一遍;在操作方面更是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中午、晚饭后都坚持到仿真室,对当天学习的仿真内容进行反复操作,直到弄懂为止。

正是凭着这样一股韧劲,经过四个月的学习后,7月6日,在国网技术学院成都分院2013年第一批新员工培训班技能大赛中,经过理论考试、填写倒闸操作票、上机操作的层层考核,蔡瑞锋从400多名新进大学生中脱颖而出,勇夺变电运维专业状元。

扎扎实实 点滴做起

对于变电运维专业状元这个头衔,蔡瑞锋谦虚地说:“这个成绩与橄榄站的师傅们以及学院的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是大家的功劳,再说状元只是一个称呼、一个新的起点,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蔡瑞锋表示,既然选择了变电运维工作,就要“钉”在这个岗位上,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奉献一切。

7月15日,这位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又来到了距离西昌400多公里以外的500千伏水洛变电站。

500千伏水洛变电站四面环山,不但山势险峻、道路崎岖难行,方圆几公里只有13户人家,而且全是藏族同胞,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信号时有时无,一进来,就像与世隔绝一般。可蔡瑞锋一呆就20多天,与同事们一起天天守在施工现场,学技术、督安全、抓质量,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熟悉站内设备、接线方式等相关站况,核对保护屏、端子排、汇控柜标志牌,进行设备台帐录入、资料收集和统计站内空开等工作,几天下来,白面书生早就成了黑脸包公了。

“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如何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是蔡瑞锋目前思考最多的问题。

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蔡瑞锋说:“我要珍惜现有岗位,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早日练成过硬本领,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 李云、王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四川电力检修西昌分部查看更多>水洛变电站查看更多>蔡瑞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