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报道正文

能源变革开启新型城镇化之门

2013-08-09 17:08来源:中国石油报关键词:能源太阳能电力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广开源精节流

推广新型能源利用方式

“面对新型城镇化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要‘广开源’,研发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精节流’,提升传统能源利用效率。这是推动新型城镇低碳、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式。转变能源利用方式将可能成为改变传统粗放、低效、污染能源体系的突破口。”董秀成说。

我国传统的化石能源分布不均衡,适用于大规模开发、集中使用。新能源则恰恰相反,适合规模小的城镇、农村,故城镇、农村具有新能源发展的空间优势。

德青源(北京)生态产业园。

另外,我国能源传统模式是“入大网”,而实际上,入网价格甚至高于出售价格,进出网过程还会造成资源浪费。所以规模较小的城镇、农村可以依靠分布式能源自成体系,实现自给自足。但分布式能源建设初期投资较大,前期开发需要政府整体规划和政策支持。

新型城镇化资源水平应晚起步、高起点,采用可再生的优质能源。但现阶段,传统能源仍是主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才是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出路。中化集团原总地质师曾兴球说:“阶梯电价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用电浪费。天然气也可以实行阶梯气价,通过国家调节价格机制抑制高能耗企业发展,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发展道路,通过精细节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抓机遇迎挑战

国企须寻发展空间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能源转型初期投资较大,单纯依靠公民行为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由政府统筹规划,企业要有所作为。其中,国有企业要承担政治、经济双重责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董秀成认为,国有企业需要在新型城镇化政策中寻找发展空间。

对于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国企来说,挑战来自保供压力。资料显示,十多年来,城镇化每增一个百分点,需多消耗4940万吨标煤的能源。因此,保证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的充足供应既是政府责任,又是国企担当。国企应协调国内外两个市场,建设覆盖小城镇、农村的基础管网,构建天然气输送网络。另外,国企还需加强创新能力,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研究适合新城镇发展的可再生优质能源,找到政治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点。

同时,新型城镇化也为传统能源企业发展清洁能源提供了重要机遇。老城镇可利用的土地有限,发展模式已定型,发展新能源的难度很大。而新城镇的基础设施和规划是全新的。国企需要与政府合作,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增加LNG加气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在新城镇中推广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并以新城镇为示范,带动全国低碳排放交通工具的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查看更多>太阳能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