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发电信息化报道正文

广东电网走信息化道路 建成全国最大规模设备智能监测中心

2013-08-12 10:35来源:广东科技报关键词:信息化智能化设备管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另外,输变电设备全景一体化信息平台缺失,不能实现设备全方位监控管理和状态综合智能分析。据了解,传统电网运维管理因应各方面需求,建设了目标各异的多个专业系统,与设备状态信息相关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均为相互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由于各类信息的数据特点和模型存在巨大差异,对现有信息系统的简单组合远远无法满足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需要。如果能够在全网建立一个统一的设备实时监控中心,综合设备传统运行、管理、试验、检修,以及多种在线监测技术、视频图像信息等数据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与状态智能分析,就能有效掌握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降低设备故障风险。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项目组通过对高压、绝缘、自动化、信息多专业合理组织分工,将本项目分为“电力设备智能化远程监测诊断中心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属地化运维模式下输电线路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输电线路多维可视化智能管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三个子课题开展研究,项目秉承“大平台,多应用”技术理念,全面融合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信息、设备运维与作业管控信息、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信息、设备调度运行信息、设备生产管理信息、雷电监测信息、环境污秽监测信息,研究建立统一模型的设备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电网输变电设备的全方位、可视化、综合智能管控。

项目效益

项目平台在全省电网推广应用

该项目完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在线监测技术应用示范,成功建设广东电网电力设备远程监测诊断中心系统,实现了对全网设备的实时准确预警、深度信息融合、综合诊断评估、科学决策分析和智能精准管控,为保障电网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用户可靠供电,做出重要贡献。

据介绍,项目的研究成果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广东电网公司原21个地区供电局,研制应用大电网设备智能监测系列终端1000余套,成功监测1542台/相主变压器、2672个GIS间隔和1450个输电线路单元,及时监测发现20余起可能导致电网事故的重大设备隐患。通过项目部分研究成果产业化,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3亿元;通过减少设备监测系统投资、降低设备故障损失、避免过度检修试验支出可为广东电网带来间接经济效益接近5亿元。

项目在大型保供电活动中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方面,同样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项目成功应用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保供电活动,实现了对涉亚、涉大重要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保障了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王红斌展望,项目组研究建成的电网输变电设备智能实时管控平台填补了国内外区域大电网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分析管控领域的空白,所采用的部分技术属于国内外首创,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备了在南方电网及全国的电力企业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的条件,特别是随着国家有关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该科研成果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化查看更多>智能化查看更多>设备管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