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物联网评论正文

物联网是纸上谈兵?

2013-08-16 14:50来源:eettaiwan关键词:物联网自动化智慧城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此外Pister与同业也正推动一个开放源码软体堆叠OpenWSN,能将6LoWPAN应用于无线感测网路:「我们即将完成第一个完全有效的堆叠,但仍不支援安全性──这是学术机构比较没有兴趣的。」Cisco等公司也是6LoWPAN的大力支持者,但产业界还是缺乏一个共同协议,这也是物联网成形的“黏着剂”。

举例来说,IBM正在推动的讯息序列遥测传输(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MQTT)标准,使用的是与6TSCH不同的事件注册模式(eventsubscriptionmodel)。而就算6LoWAN的所有支持者达成共识,其他物联网标准的支持者也会基于某些理由自称他们的方案比较好,甚至只是因为历史比较久。

无论是不是每个人都同意,实际情况是他们需要使用已经安装的网路;因此我们还需要一些新的“黏着剂”来让物联网成形,这也是这个令人兴奋的新议题背后最大的问题。

另一家新创物联网公司MillennialNetworks的创办人SokwooRhee则表示,初期对于通讯协议的关注并不是一件好事;该公司所打造的物联网方案是一种表现出色的独家网状网路技术;Rhee指出,发明一堆不同的通讯协议,还不如找对一种应用程式:「我们也在应用程式之前先定协议,结果让我们的进度慢了几年。」

因此Rhee指出:「从行销的角度,人们会说物联网正兴盛,但以我的观察,该领域还在早期阶段;我跟其他一些同业甚至认为,物联网虽然有在成长,但速度低于预期。」他有机会重新开始,现在正与新兴的「工联网」联盟合作,期望能为物联网找到“强力黏着剂”。

不过该联盟面临不少障碍,如花了七年时间推动6LoWPAN标准的Pister所言,产业标准订定受限于许多政策;而联盟的成员也将面临挑战,包括AT&T、GE、IBM与Intel等。顾问公司PTRGroup的共同创办人MichaelAnderson表示:「这种产业结盟将会消耗大量时间,所产生的效果却有限。」

Anderson表示,产业界的观点太分歧,而且占据物联网市场其他98%版图的代表都没出声,例如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制造业、还有汽车产业:「我期待他们也能有机会参与,但是我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物联网查看更多>自动化查看更多>智慧城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