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发电信息化市场正文

新技术迅速兴起 软件业进入结构调整关键期

2013-08-21 14:08来源:中国网关键词:信息安全信息化信息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信息消费需求强劲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消费需求强劲,正在成为软件产业新的增长点。”杨学山说,随着互联网带宽的日益提高,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使用于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大幅增长,将推动移动支付、位置服务等个人信息消费市场高速增长。同时,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也将产生强烈的信息消费需求,推动企业级信息服务的快速成长。

当前,全球软件产业垂直整合进一步加速,竞争格局正在重塑。“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软件从原来的单个软件产品只对应着单个的功能或需求,正在向更加综合、广泛的一体化趋势发展。”杨学山认为,在这种趋势要求下,软件企业的业务架构必须从原来只提供一种产品或系统,加快向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综合性服务转变。

随着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世界正在成为业界共识,软件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专家分析认为,我国拥有世界最大市场、最复杂应用的优势,大量软件需要体系性重构。技术推动和应用牵引是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将释放出巨大的内需,软件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发展还需“爬坡过坎”

尽管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总体上看,无论是产业规模、企业实力、技术水平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工信部调研资料显示,在规模上,2012年IBM软件营收848亿美元,微软600亿美元;而我国软件百强企业总业务收入3400多亿元,尚不及IBM或微软一家企业收入总额高。在效益上,2012年财年,我国400家样本软件企业利润总额902亿元,IBM实现净利润166亿美元(利润率超过16%),微软实现净利润169.78亿美元(利润率超过24%),两家企业的净利润均与400家样本企业实现利润的总和相当。加快规模化发展任重道远。

发展规模也好,效益也罢,在杨学山看来,我国软件业的根本差距在于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许多重大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国内企业基本上还没有能力提供服务。”杨学山说。

面对龙头企业不强、产业规模不大、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现实问题,杨学山说:“当前我国软件行业仍然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要集中全国、全行业力量,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质量管理,培育一批世界名牌,打造一批高质量服务品牌,实现价值链的提升。”

杨学山表示,下一步,我国软件产业行业主管部门将把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增强软件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尤其要突出对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党政军建设的支撑,满足国家信息化发展和信息安全的需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安全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信息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