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风力发电如何“破茧而出”?

2013-08-22 11:58来源:《科技生活》周刊关键词:风力发电弃风风电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网接入受限只是导致“弃风”现象的原因之一,还有一部分阻力来自于传统火电项目背后的利益链条。

风电如果上网多了,火电肯定就要受到挤压。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节能减排是坚决恪守的原则,《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规定了鼓励并扶持的是可再生能源发电,而非化石能源发电。但实际情况是,风电不但没有享受到《可再生能源法》所赋予的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权利,甚至还要为火电厂的计划电量“调峰”、“让路”。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施鹏飞建议,我国应将风电纳入电力系统统筹规划,对电源、电网、蓄能、负荷配置等综合规划,将火电、水电、风电打捆外送,利用抽水蓄能和天然气作为调峰电源,同时推出大功率输出的调度预测。

于是有专家建议,建立补偿调节机制,以保证整体收益水平。去年底,东北电监局和内蒙古经信委就联合下发《蒙东地区风火替代交易暂行办法》,就是让风电企业自掏腰包补偿为它让路的火电,以此终结风火“恩怨”。

但尚处成长过程中的风电,其运营模式、发展空间肯定不及火电成熟,让本来就效益不高的风电给有利可图的火电买单,完全忽略化石能源发电带来的污染成本,这对发展中的风电来说多少有些不公平。

风电发展只欠“东风”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规定到2015年,全国累计并网运行的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900亿千瓦时。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承诺将包括风电在内的分布式电源并入国家电网。

这些无疑都将推动解决风电发展的瓶颈。然而,作为新兴产业,风电行业要保持一定的增速和市场规模,还有赖于更为细致完善的支持。

去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讨论稿)》就被看做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强心针。其基本思路是:国家对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地方政府三大主体提出约束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要求。即强制要求发电企业承担可再生能源发电义务,强制要求电网公司承担购电义务,强制要求各省市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力发电查看更多>弃风查看更多>风电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