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云计算技术正文

云平台信息安全整体保护技术研究

2013-08-30 09:43来源:万方数据关键词:云计算信息安全存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标记和强制访问控制在对安全管理员进行身份鉴别和权限控制的基础上,应由安全管理员通过特定操作界面对主、客体进行安全标记;应按安全标记和强制访问控制规则,对确定主体访问客体的操作进行控制。强制访问控制主体的粒度为用户级,客体的粒度为文件或数据库表级。应确保安全计算环境内的所有主、客体具有一致的标记信息,并实施相同的强制访问控制规则。云计算环境访问控制工作流程如图3 所示。

图3 云计算环境访问控制工作流程

系统安全审计应记录系统的相关安全事件。审计记录包括安全事件的主体、客体、时间、类型和结果等内容。应提供审计记录查询、分类、分析和存储保护;确保对特定安全事件进行报警;确保审计记录不被破坏或非授权访问。应为安全管理中心提供接口;对不能由系统独立处理的安全事件,提供由授权主体调用的接口。

用户数据完整性保护应采用密码等技术支持的完整性校验机制,检验存储和处理的用户数据的完整性,以发现其完整性是否被破坏,且在其受到破坏时能对重要数据进行恢复。

用户数据保密性保护应采用密码等技术支持的保密性保护机制,对在安全计算环境中存储和处理的用户数据进行保密性保护。

客体安全重用应采用具有安全客体复用功能的系统软件或具有相应功能的信息技术产品,对用户使用的客体资源,在这些客体资源重新分配前,对其原使用者的信息进行清除,以确保信息不被泄露。

程序可信执行保护可构建从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的信任链,以实现系统运行过程中可执行程序的完整性检验,防范恶意代码等攻击,并在检测到其完整性受到破坏时采取措施恢复,例如采用可信计算等技术。

3.3.2 云安全区域边界设计要求

对于云安全区域边界,主要从以下技术点进行设计:区域边界访问控制,区域边界包过滤,区域边界安全审计以及区域边界完整性保护。

区域边界访问控制应在安全区域边界设置自主和强制访问控制机制,实施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对进出安全区域边界的数据信息进行控制,阻止非授权访问。

区域边界包过滤应根据区域边界安全控制策略,通过检查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传输层协议、请求的服务等,确定是否允许该数据包进出该区域边界。

区域边界安全审计应在安全区域边界设置审计机制,由安全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并对确认的违规行为及时报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云计算查看更多>信息安全查看更多>存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