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垃圾处理是个世界性难题

2013-09-03 10:42来源:济南日报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发电节能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垃圾分类工作滞后,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灯等有毒有害垃圾也混杂在“垃圾大队”中一起进入焚烧场进行焚烧。“垃圾分不分类是检验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试纸。”银玉芝介绍,充分的回收利用能有效减少垃圾总量、产生经济效益,但回收利用的前提就是要先进行分类。

据北京市环保基金会披露,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每吨可生产0.37吨—0.73吨油,每回收一吨饮料瓶塑料可获利润8000元;垃圾中的废纸每回收一吨可造好纸0.85吨,节省木材3立方米;利用碎玻璃再生产玻璃,可节能10—30%,减少空气污染20%;利用废电池还可回收镉、镍、锰、锌等重金属。

调查发现,不少城市的管理者都开始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付诸于行动。一些地方政府推广垃圾分类不遗余力,甚至将其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指标。在此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经过分类的垃圾被利用起来,成为生产新产品的原材料。

目前,济南也在积极进行分类垃圾的处理终端建设,位于济阳县的济南市环境保护固体废物综合处置中心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完工后,市区每天产生的300吨餐厨垃圾有望得到无害化处理,变成10吨生物柴油。

教育之滞 市民大多不懂分类

不过,推行垃圾分类并非一日之功,这需要政府与媒体、民间形成合力,持续给力,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积极参与、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记者日前在人民路、和平路、山大路等多条路段走访时,多位环卫工人反映,虽然大部分垃圾箱都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识,但在他们每天清理的垃圾箱里,几乎都是没有分类过的垃圾。

这一现状也并非济南独有。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专门就“垃圾分类难推行”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眼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难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63.0%)。其他原因还有:政府不重视(62.1%);政府投入不够(61.4%);分类标准复杂难掌握(54.3%)等。

记者又走访了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发现在校大学生也是如此。一些大学生甚至分不清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到现在我也没学过这方面知识,也就没养成习惯,并且在宿舍扔东西都是扔到大桶里,也没机会分类。”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生刘佳说。

在成规模的居民小区里,记者见到了另一番景象。不少居民都将家里的易拉罐、破锅、塑料瓶、废报纸等垃圾杂物分类储存,以待收废品的上门收取,有些人还经常将垃圾送到废品收购站。“扔了也是扔了,存起来还能卖几块钱。”家住杆石桥的张先生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节能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