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市场正文

中美新能源贸易和投资趋势

2013-09-09 13:56来源:《能源》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美新能源合作的趋势是必然的,或许合作之初分歧的存在是必然的,双方的利益也必然会在摩擦中寻求到平衡点。

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然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作为世界上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双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清洁高效能源、确保能源安全等方面面临共同的挑战,拥有共同的利益,在这些方面开展合作具有示范意义和全球号召力。

事实上,中美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两国先后签订了《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中美能源与环境合作倡议书》、《中美能效和可再生能源议定书》等一系列协议。在合作的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也像从前衣服、鞋帽、钢管、轮胎一样,贸易摩擦不断,成为两国政府谈判的热点。

进入21世纪,中美两国在可再生能源产品开发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基于不同的发展优势,两国之间的可再生能源贸易规模近年增速明显。目前中美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与竞争并存,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中美两国在该领域内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这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在强有力的竞争下,两国的可再生能源均会迅速发展,实现双赢。

2012年,投资者对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投资总额为670亿美元,约占据当年全球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美国以356亿美元的规模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可再生能源投资地。截止到2012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大约7GW左右,美国光伏累计装机在7.5GW左右;风电方面,中国风电累计装机70GW,美国风电累计装机是60GW,在规模上,两国非常接近,贸易往来也极为频繁。

美国占据优势

美国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近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美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贸易额超过85亿美元。2011年,在太阳能、风能和能源智能技术等3个主要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对中贸易,美国均处于有利地位。2011年,美国生产的太阳能、风能和智能技术产品对华贸易顺差约为5.3亿美元。如将在海外运营并向中国出口产品的美国公司计算在内,这三项总共的顺差为16.3亿美元。虽然中国商品出口总量明显超过美国,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美国占据优势,这一点明显区别于其它种类的商品。

在该领域,美国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公司层面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比如,在工艺复杂、高性能、高利润的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美国公司超过了中国。这些产品主要包括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和发光二极管的设备、用于生产太阳能及风能产品的材料和能源系统控制设备等。此外,美国企业在海外的业绩也好于中国企业的海外表现,中国企业只在美国设立了小规模的可再生能源设备组装厂。

目前,中美两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特别是在风电和太阳能光伏领域已经形成了互为依赖的关系。在光伏行业中美两国的依赖性较强,事实上,两国在光伏领域有共同利益。中国的优势在于拥有大规模的制造业,而且能够进行像组件等产品的大批量组装。

世界上最大的5家太阳能电池制造商都是中国企业。美国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太阳能材料供应商,是全球主要的多晶硅生产国,许多中国光伏电池组件生产企业都在美国市场上采购晶硅原料。

据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4月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7265吨,环比增长12.93%,同比增长17.46%;其中从美国进口量为1939吨,占总进口量的26.7%,环比上涨37.5%。设备方面,包括多晶硅铸锭炉等光伏设备,国内企业还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中国光伏企业也大多需从美国市场上购买。

2011年,美国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商对中国出口额为22亿美元。这些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的原材料出口及设备出口一直保持优势,光伏行业的双边贸易不仅没有削弱美国企业,还对美国的经济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风电行业,已有中国重量级风电制造业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美国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同样对中国风电市场充满兴趣。国内大多数风电设备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并且刚刚完成引进技术的消化工作,自主研发能力普遍还不是很强,所以中国风电设备企业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数量非常少,而美国企业大多具有丰富的跨国运营经验,而且技术实力相对雄厚,所以蓬勃发展的中国风电市场一直是美国相关企业的重要市场。

总的来说,2011年两国风能产品及服务的贸易总额超过了9.23亿美元。与太阳能行业一样,美国在风能行业的贸易优势主要来自利润相对较高的特殊材料(玻璃纤维)、敏感电子设备以及其他控制系统,出口总额5.349亿美元。而中国出口额最大的是风力涡轮塔以及风轮,出口总额3.887亿美元。总的来说,美国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刚好超过1.46亿美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