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技术正文

北斗导航定位精度提升到厘米级 将与GPS双模运行

2013-09-09 16:46来源:赛迪网关键词:北斗GPS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了北斗的“米级”导航,导航终端不但认得出“哪条马路”,还看得见“哪条车道”。比如,当私家车在高峰时段驶入公交车道时,“北斗”导航仪便可实时提醒“开错道了”;而当车辆驶入公路收费站时,也可提示哪些道是ETC收费口、哪些道是常规收费口。另一方面,对于交通管理而言,车道定位的意义在于监管违章车辆。比如加装“北斗”的集卡、危险化学品车辆、土方运输车等重型车辆,如在高速路上未按指定车道行驶,甚至随意变道,这种“非正常位移”将被自动发现和记录,大大快于摄像头采集图像和事后反馈的过程。

“非导航”应用大拓展

精细定位带来精细管理,可以说“北斗”的应用远不止导航,不必只在交通领域与GPS正面较量。其实,在“非导航”应用上,GPS目前没有也不可能全覆盖,有些应用还是空白。

上海北斗平台公司总经理陈大吾认为,“北斗”将首先在城市安全、环境安全等领域拓展其关键应用。例如将“北斗网”与传感网结合,就能形成一张“城市变形网”。在道路桥梁、高层建筑的特定部位装上传感器,当“高龄”路桥、大楼因自然沉降或天气灾害发生形变时,哪怕传感器位置出现毫厘变化,“北斗”也能快速测得,并自动报警。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铁路基监测、矿山机械管控、山体滑坡等地质监控、水资源监测保护,以及“精准农业”各个方面。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表示,根据《上海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卫星导航”专项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5年)》,今年全年上海卫星导航产业有望增加产值15%以上。预计2016年至2020年,上海卫星应用产业的年增速可望超过20%,提供近10万个就业岗位。

陈大吾透露,“上海北斗”作为区域性服务平台,正与外地政府及企业签约战略合作。北斗地面增强网在沪率先架设后,计划2015年至2016年实现全国覆盖,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打开一个个窗口,逐步构筑中国人自己的“GPS”。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