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正文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综述

2013-09-16 13:29来源:米尔自动化网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通信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3.1 IEC61850标准的推广应用

IEC 618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制定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为基于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唯一国际标准,也是国家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IEC 61850制定的思路是:

(1) 提高互操作性,工程实现方便;

(2) 面向对象,即面向设备;

(3) 满足应用技术迅猛发展要求;

(4) 应对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挑战。

指导工作方向为:适应现代技术水平的通信体系,实现完全的互操作,体系向下兼容,基于现代技术水平的标准信息和通信技术平台, 通过标准化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开放式系统,例如该标准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分布式SCADA系统。IEC 61850不仅用于变电站内通信,而且可用于变电站和控制中心通信。

IEC 61850标准经过多年的酝酿和讨论,至2003年已正式发布大部分内容。IEC 61850标准是全世界唯一的变电站网络通信标准,也将可能成为电力系统中从调度中心到变电站、变电站内、配电自动化无缝通信标准,还可望成为通用网络通信平台的工业控制通信标准。当前, 生产相关产品的国内外各大公司都在围绕IEC 61850 开展工作,并提出IEC 61850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即插即用”,在工业控制通信上最终实现“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

为适应未来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趋势,IEC61850标准按通信体系及设备功能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为3层: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变电站层设备由带数据库的计算机、操作员工作台、远方通信接口等组成;间隔层设备由每个间隔的控制、保护或监视单元组成;过程层设备典型的为远方I/O、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等。

3.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向高集成化、数字化、标准统一化方向发展

随着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将会进一步应用在继电保护和测控装置上,如32位CPU、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大容量Flash、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等。这些新器件的应用将使保护和测控装置的电路板更加小型集成化,装置通信、数据存储及处理能力更强。将间隔的控制、保护、故障录波、事件记录和运行支持系统的数据处理等功能,通过模块化设计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多功能数字装置内是可行的,间隔内部和间隔间以及间隔同站级间的通信可统一用一层网即光纤以太网来实现。高集成化系统的发展,无疑能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有利于实现统一的运行管理。目前在许多中低压站已实现。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最终向数字化发展,指的是智能化电气的发展,如智能开关设备、光电式电压和电流互感器、智能电子装置(IED)等的出现,使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数字化阶段。智能化一次设备的数字化传感器、数字化控制回路逐渐取代传统的一次回路, 使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最终用网络联接起来,并实现统一的通信标准。

4 结束语

总之,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伴随着现代科技技术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自动化系统以按对象设计的全分层分布式为潮流, 朝着二次设备功能集成化,一次设备智能数字化方向发展;运行管理朝着各专业协调统一和站内无人值班模式发展。同时经济性和可靠性也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IEC61850标准的实施应用,电能质量监测管理,一次设备的在线监测,网络安全技术,数字式视频图像监控技术,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 以及如何融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都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所要研究的课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变电站自动化查看更多>监控系统查看更多>通信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