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评论正文

技术改造决非是水泥企业的唯一节能通道

2013-09-18 14:26来源:中国水泥网关键词:余热发电节能技术节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一谈到节能,就考虑必须要投资技改。其实不仅技改的效果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正确的操作与管理,而且不应该将节能只归结到技改为唯一通道,还会有更重要的通道需要打开,这些通道包括如何整体提高企业的管理与操作水平,认真检讨企业最初的设计理念,关注与追求装备进步的节能技术,全面理解出自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等。逐项认清并拓宽这些通道,就会挖掘出更大的节能潜力。

一、技术改造离不开正确的操作与管理

当企业经过一系列围绕节能的技术改造后,当节能效益并未充分显现时,不能只是抱怨技术改造方案或设备的不当,更要重视企业管理与操作是否是符合节能原则!相当多的同行们只是抽象承认管理与操作的重要性,却从未检查剖析过本企业的管理与操作中,究竟有哪些地方在与节能相悖。

在很多介绍节能技术的资料中,也常常忽略对正确管理与操作的要求,虽然应用了节能工艺与装备,但节能水平仍然参差不齐,即便是所谓‘成熟’技术。就以新型干法技术而言,至今已不可谓不成熟,但能耗水平相差也不可谓不大,从如下实例说明有很多管理与操作上的差距需要消除:

⑴ 立磨粉磨原煤不可说不是成功技术,现在粉磨无烟煤已无问题。但当某企业煤粉产量跟不上煅烧需要时,就急于进行技术改造,甚至不惜求助于落后的高耗能装备--球磨。但是在现场检查,可以发现该企业的技术管理严重违反规律:立磨的吐渣口本应密封,但他们不仅四敞大开,而且还将某个排放点的收尘管从这里插入,煤磨居然成为收尘器,这样的立磨怎能高产呢?说实话,一个负责任而思想清晰的改造商,看到此种过于粗滥的管理,也要退避三舍了。该企业如继续按此技术路线走下去,不管如何技改,最终命运决不会乐观。

⑵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也是成熟的节能技术,但在投入的生产线中究竟有多少条是纯余热呢。不少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发电量:且不去评论在三次风管增加用煤量,或在窑门罩抽取热风的极端作法,只谈“从篦冷机抽出的热风全部进入余热锅炉,让用于煤磨烘干的热风取自去锅炉的热风管道”的方案,使烘煤的用风温度降低,入窑煤粉水分达4%之多,窑内火焰因煤粉燃烧速度减慢,黑火头拉长,导致窑内过长虚窑皮,后窑口严重结皮,熟料产质量及煤耗都受到影响。这显然是不当的余热利用管理与操作,给生产最终带来损失。

⑶ 同一台篦冷机的管理与操作不当,就会有导致二次风温200℃以上的差距,单位熟料热耗就会增加60kcal/kg以上。曾经某企业发现熟料标号越来越低,甚至出厂的标号比出窑还低,实际就是篦冷机冷却用风错误,导致急冷的工艺要求无法实现。并未进行任何技术改造,只是调整了操作方法,熟料标号就迅速改观。

⑷ 燃烧器的性能确实影响节能,国内虽制造商众多,但是能将燃烧器原理吃透者廖廖无几,简单的机械仿照进口产品,而进口燃烧器也会时而好用,时而不行,那些只知压低一次风量的制造商不可能制造出好用而节能的燃烧器。这里不能说与用户煤质的稳定程度及调节火焰能力有关,进口燃烧器实际是在固定煤质的基础上设计的。所以,有的制造商已经发出了“好枪也要有好猎手”之感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余热发电查看更多>节能技术查看更多>节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