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技术正文

中国企业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3-10-08 10:11来源:万方数据关键词:信息化信息系统管理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4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流程相脱节

信息化实施的困难,主要还在管理问题上。企业信息化通常要求部门间建立新的工作关系、分享原来独享的信息资源、还要承担独立抉择的责任;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对原先的利益关系带来冲击。

这些变化往往引起内部人员的消极合作、甚至抵触情绪。某国企在实施ERP的过程中,各车间、分厂的主管认为系统使他们的管理过于透明,阻碍了他们运用权谋治理下属,因此消极观望。企业信息化也使得流程简化、责任明晰,高层领导想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强化监督,但中下层的管理者和基层工人则排斥、拒绝这种管理方式,在这种压力下,ERP最后也无法推行下去。

3 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以业务为主导,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

对企业信息化认识的误区,我们更应该以业务为主导进行企业信息化。什么是以业务为主导?第一,企业应有发展战略,无论是否形成书面性的文字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一定要明确。第二,支持企业发展的核心业务必须明确。第三,明确核心业务之后,在此基础上,梳理企业流程、实施信息化,即企业信息化是以业务需求作为建设的基础,是以解决企业问题为目的的。

3.2 打破信息化规律,摆脱企业信息化“黑洞”

企业信息化初期很容易出现信息化“黑洞”现象,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企业信息化却离企业家的理想越来越远。信息化“黑洞”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初期对企业及其员工的要求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不但要求技术层面的支持,更多的是要求员工素质、管理理念与具体的信息化系统相匹配,而各种软件条件的缺失使得信息化的投入越来越多,但是离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却越来越远,形成“黑洞”。

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首先应该高层管理者应该确定企业是否有能力投入信息化建设,从而设立企业信息化项目;立项后企业应该进一步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需要对企业有一个完整的“勘察”诊断;充分认识企业管理所处的阶段,企业管理划分为隐性管理阶段、显性管理阶段、量化管理阶段、精细化管理阶段以及优化管理阶段,企业在充分认识自身现状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信息化规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化查看更多>信息系统查看更多>管理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