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发电信息化企业正文

浅谈数据中心“安防系统”

2013-10-10 10:26来源:北京真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保全关键词:安防数据中心数据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的安防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比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大约晚20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经济发展的限制,中国的安防主要以人防为主,安全技术防范还只是一个概念,技术防范产品几乎还是空白。20世纪80年代初,安防作为一个行业在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悄然兴起。

进入21世纪,中国安防安全技术防范产品行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安防系统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智能电网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数据中心也不例外。

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网络虚拟化等的出现,数据中心的重要性也已经深入到人们心中。人们对数据中心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动力环境安全都给予了足够的软硬件支持,但是却渐渐的忽视了对整个数据中心最直接的安全威胁,对数据中心的“安防系统”的重视程度呈现一个下滑的趋势。目前常见的状况有节约投资不配置安防系统,配置的设备性能较差日久失修等,或者在物理防范结构中存在最低级的破绽(如:留有玻璃外窗,破坏者只需要破窗而入便可以直面承载重要业务的服务网络、直面存有重要数据的存储机构)。

作为“安全防范”,它的核心诣在防止偷盗和防止破坏。在人口如此之多的中国,也许“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能永远存留于典故之中,“故宫失窃案”只是一次敲得比较响的警钟。文物固然价值连城,但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和数据的价值恐怕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斯诺登事件”便是最好的论据。再看“破坏”,其影响不言而喻,试问一个证券行业的数据中心被破坏的损失会如何?一个石油石化行业的数据中心被破坏的损失如何?一个税务机关的数据中心被破坏的损失又如何?……

诚然,不得不承认某些涉及国家安全领域的数据中心安全防范具有相当高的等级,有几层甚至十几层防范措施组成“纵深防范”,但反观许多重要的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安防却“形同虚设”。在这个纷乱的国际局势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中,在某一天某重要数据中心遭到“入室偷盗”和“入室破坏”绝非危言耸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安防查看更多>数据中心查看更多>数据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