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发电信息化技术正文

勿把防雷当引雷 弱电系统安防防雷注意事项

2013-10-28 13:29来源:中关村在线关键词:广域信息系统安防防雷弱电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关于对雷电感应的认识

对雷电感应的描述,“专业防雷”用了“雷电电磁脉冲”,“雷电冲击波”,“雷电波”,“浪涌电压”,“浪涌电流”,“雷电过电压”,“雷电过电流”等等诸多描述词汇;但是对于线缆上的“雷电感应”到底是什么东西从未见说明。

1)虚假的雷电感应数据

所谓监控系统线缆上有几十千伏的“雷电压”,防雷器“需要有几千、几十千安的放电能力”的说法,应该是源于“专业防雷”人为制造的多点接地,引入地电位和电网浪涌的数据,这是与雷电电磁感应风马牛不相及的虚假数据。“浪涌”和“接地浪涌保护器”本来是电网系统的名词和概念,现在让“专业防雷”把它和雷电感应混为一谈了,不仅如此,干脆就把电力系统的“接地浪涌保护器”直接当作弱电系统的“防雷器”来使用了。

还有一类“专业防雷”给出的雷电感应计算公式,算出来的数据也是几十千伏的“雷电冲击波”,这都是在对地电位缺乏基本认识情况下拼凑的数据,再带上雷电感应的“帽子”,是为推销“接地防雷器”、“接地浪涌保护器”寻找“合理说法”而已。反映出这些人对雷电感应的本质没有基本认识。

2)雷电电磁辐射、电磁感应定性分析

雷云放电过程中主要是热能、光能、机械能、声波能等能量消耗,雷电电流的“电磁辐射能量”只是雷电总能量中的一小部分。雷电感应仅指某条线缆实际接收到的“电磁辐射”能量。“辐射”与“接收”之间有一定的“电磁耦合关系”,这种“电磁耦合关系”是受到以下许多因素影响和限制的:

1.频谱影响:只有高频才能形成有效辐射,而高频辐射只是雷电流的高次谐波成分,不属于雷电的主能量频谱范围;

2.“天线效率”与雷电流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与天线结构尺寸和波长(频率)密切相关,严格设计和精密加工的天线效率在50~70%左右。不同的谐波频率,不同的避雷针高度,云际放电电流不同的等效“天线长度”等等,都不可能与谐波频率有良好匹配关系,所以实际雷电流的电磁辐射属于低效率、超低效率的电磁辐射;同样道理,“接收天线”也有频率与尺寸最佳匹配问题,最佳匹配才能实现高效率接收,显然监控线缆作为接收雷电辐射的“天线”也属于低效率、超低效率的“接收天线”。

3.方向性影响:雷电流电磁辐射能量的辐射方向,类似球面波向自由空间近似“全向辐射”,对应一根线缆面积和方向的“立体角度”辐射能量,只是总辐射功率中的一个微小量,况且辐射功率强度还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雷电电磁辐射和线缆接收的方向性,基本都具有近似“全向低增益”特点。

4.极化影响:辐射源发出的电磁波有一定的“极化方向”(电场强度矢量E的变化方向),接收线缆也有一个接收的极化方向问题。例如避雷针针体放电电流主要是“垂直方向的”,它的辐射场极化方向(E)也是“垂直极化波”,只有垂直方向的立杆和接地线才能有效接收这种“垂直极化波”,而水平走向线缆,基本接收不到这种“垂直极化波”的能量,这就是极化影响;线缆接收与雷电辐射的极化方向都是随机因素,实际上“极化衰减”很大很大,真正接收到的能量同样也是微小量。

考虑到上述各种限制因素影响,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概念:雷电电磁辐射到自由空间的能量只是雷击放电总能量的部分微小量,由于频谱、辐射效率、方向性、极化等不可逾越的因素影响,线缆实际接收到的雷电感应能量与雷电总能量比较更是“超级微小量”;所谓线缆上有几十千伏、几十千安的数据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雷电电磁脉冲”,“雷电冲击波”,“雷电波”,“浪涌电压”,“浪涌电流”,“雷电过电压”,“雷电过电流”等等诸多描述词汇也都是一些忽悠语言,不是经典的专业技术用语。

笔者曾按照某个“专业防雷”文章中给出的计算公式,对一个放电避雷针辐射算过一个写字楼各层线缆雷电感应“过电压、过电流”,“总能量”,竟然比避雷针放电总能量还要大许多倍;所给的这个“专业计算公式”竟然与上述各种限制因素都毫无关系,典型的“外行忽悠内行”。

大量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雷雨天气在家看电视能看到偶尔闪过的雷电干扰条纹,从电话和收音机中也能听到雷电“咳、咳”声。所谓雷击烧毁家用电器的案例,烧毁安防设备、把视频电缆融化了的案例,多数是雷击引起电网故障,造成电网地电位浪涌烧毁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域信息系统查看更多>安防防雷查看更多>弱电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