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安防电源线路防雷保护
接地防雷器会给安防系统造成安全隐患不能用,那安防电源系统防感应雷怎么办呢?
单点接地有效消除了电网地电位“浪涌”入侵,采取上述“设计要点”又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雷电感应电动势伤害。安防电源输入端属于高电压低频元件,常规暂态雷电感应电动势属于高频短脉冲,可以采用电源滤波器作为输入端保护和抑制,为更稳妥起见,输出端可以采用限压元件保护电路.
关于机房防雷
安防机房通常在甲方建筑物内,直击雷防护和供电系统已经有了合格的防雷措施,安防220VAC用电属于安全用电,按照上面“安全供电基本设计要点”做就可以了。
安防系统的防雷是一个系统工程,脱离整个系统全局防雷的“完善”设计,一个局部的“机房防雷”,机房“等电位连接”是不能解决系统防雷的。如果前端摄像机立杆是避雷针化设计,或者系统采用大量的接地防雷器,那再好的“机房防雷”也难保系统设备安全。
系统单点接地—机房主机机壳做安全接大地,只用于泄放系统静电荷,机房防感应雷同样考虑线路保护就够了。
安防工程的防雷理念
安防系统防雷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必须是确保系统设备和运行的安全,这一点应该在行业相关标准中作出明确规定。防直击雷应该由独立避雷针保护;防感应雷本质是做好线路保护。立杆避雷针、各类接地防雷器、接地浪涌保护器,如果用于安防系统防雷等于埋下定时炸弹。
树立“广域信息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理念:“系统单点接地”是安防系统防雷、防干扰和系统安全设计第一要素和安全设计基本原则。
做安防防雷应了解一些雷击概率知识,这样才能减少防雷设计和投资的盲目性,才能不被误导,才能设计出真正安全有效的防雷工程。例如一个3、5米高的独立房屋或室外摄像机立杆,在北方雷击概率远低于0.01次/年,就是说“百年不遇”一次雷击,有必要做直击雷防护吗?有人就是叫你做,每个室外立杆都要做,叫你购买专业不锈钢立杆避雷针,做专业接地网(笼);一个几百元的室外3、5米高的立杆,按照立杆避雷针设计,要投入高达几千到1、2万元,显然这是商业目的,让人家当“肥牛”宰了,换来的结果是“自毁”系统。三峡工程考虑到几个省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才设计到百年不遇,一个安防立杆有必要这么做吗?
结束语:
目前我们的安防防雷还处于一个“尴尬局面”:做防雷的不了解弱电系统技术,做弱电系统的不了解防雷技术;安防系统的防雷工程由不了解防雷技术的安防工程商承担,而安防系统防雷设计及其相关标准却由不了解弱电系统技术的“专业防雷”企业编制并供应相关产品,安防工程商的角色是防雷的“用户”。
“供应商”为“用户”编制相关“标准”,规定了弱电系统防雷“应该”、“必须”怎么设计,“应该”、“必须”用什么产品;这种局面运行多年的实践证实,这种防雷设计和防雷产品的应用给监控系统自身制造了安全隐患。更值得深思的是,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中,没有保证“全系统安全”的基本条款,单就某一局部制定“保护技术条件”,而且缺乏原理分析,也就不可能有对“安全隐患设计”追究责任和负责整改的相关条款;这就等于给“安全隐患设计”开了绿灯和提供了“保护伞”。他们可以为“安全隐患设计”编造各种借口,推脱责任。
防雷毕竟是一门实践科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更是最高的权威。让历史评价那些安全隐患设计和他们的“光彩工程”吧!任重道远,安防人,一定要走好自己的科学发展之路。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4月14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推动全省工业领域数字化改造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导向目录(2023-2025年)(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行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企业结合需求开展系列、系统、精细的数字化改造。包括各工业细分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内容,重点是省内
4月14日,贵州发布《推动全省工业领域数字化改造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导向目录(2023-2025年)(试行)》。文件提出,支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等十大工业行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重点在配料、加工、装配、检测、装卸等环节开展数字化改造,推进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提升行业企
“发现一起IP异常行为,请及时处置。”7月13日14时26分,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网络流量分析平台发出告警提示,网络安全值班员陈石立即阻断了这起攻击,并判断出该攻击类型疑似勒索病毒。定位攻击涉及的机器及影响范围后,他迅速通知相关负责人赴现场排查,隔离疑似感染病毒的机器并开展杀毒。随着江
能源互联网在技术上广泛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信息通信及网络安全技术,与先进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推动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呈现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是电网发展的更高阶段。信息通信及网络安全技术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保障,已在电网各个环节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当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已
新基建大潮下,智慧能源基础设施作为典型的融合基础设施得到加快部署。近期,北京、上海、山东、昆明、福州、宁波等地陆续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文件,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相关部署是重点内容之一。(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研究俱乐部”ID:nyqbyj作者:能源情报研究中心郑徐光)从上述地
近日,在奇安信集团举办的“新基建”网络安全论坛上,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高昆仑表示,随着各种新兴技术手段在电力系统中实现应用,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正在升级。“现有安全防护体系无法充分应对逐渐升级的攻击手段与安全风险,亟待调整适应。”电力安全关乎“新基建”领域“新基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全面推广智慧能源基础设施。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鼓励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能源运行云平台,强化电力、天然气、热力管网等各类能源网络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构建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力量,持续引领着能源革命深入推进。随着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各相关机构都在推进智慧风电工程。针对风电的基本特征与智能化水平现状,笔者以异构计算为基础,采用弹性资源配置策略,从风电生产管理和信息系统两个维度对智慧风电的体系架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记者:公司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国网信通公司将从哪些方面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俞学豪:信息通信技术是“两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基础。信息通信服务能力是成功打造“三型”企业的关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从事的骨干通信网络建设运行、数据中心运行维护、信
【主持人】孙纯鹏/电新分析师【嘉宾】陈皓勇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力(能源)物联网、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综合能源系统等。【主持人-孙纯鹏】:各位新老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华泰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研究员孙纯鹏,今天整个电新板块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带动下涨幅市场第一,相较于上一波的特
目前,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不断加剧,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对环保产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促使环保产业向智慧环保迈进。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智慧环保有望获得加速发展,逐步从数字环保跨越至智慧环保,行业前景广阔。之前,已经有很多信息技术在环保里面
近期,国内外多个构网型储能电站陆续并网,令构网型技术再次高调进入公众视野。南瑞继保作为业内构网型储能的定义者,凭借深厚技术沉淀与不懈的创新精神连续突破,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电网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引领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在2025年4月10-12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电池平衡问题可能会导致您的电池资产停用数周,并使您无法每天达到额定容量,从而浪费您的时间、金钱和效率。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不平衡的电池如何造成金钱损失,展示现代电池管理系统(BMS)如何出错,并向您展示如何使用Zitara进行持续平衡,让平衡问题成为过去。作者:DerekGuthei2024年1月15日什么
4月15日,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牵头研制的“支撑弱电网的40MWh高低倍率复合运行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经鉴定,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由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海钠科技
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构网型储能更是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科华数能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精神,在构网型储能的探索之路上,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4月11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分论坛活动中,科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开幕,本届峰会汇集全球储能一线品牌,齐聚政产学研领袖,共同探讨储能发展大势,以应对储能发展之变局。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能源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数字能源携电站、工商业智能光储解决方案亮相,全面展示在储能
2025年4月10日晚,在备受瞩目的国际储能展同期“固德威之夜”晚宴上,固德威隆重发布三款储能产品——125kW储能PCS、215kW储能PCS及ICS升压变流一体机。此次发布吸引了能源行业精英、权威媒体及合作伙伴的广泛关注,标志着固德威在储能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性跨越。125kW储能PCS:长效领航集成首选面对
4月11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论坛上,林洋储能受邀参加储能前沿技术大会,在这场全球顶尖的储能盛会上同与会专家、行业学者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预警及智慧运营中的创新应用,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林洋储能产品经理樊泽宇发表题为《AI技术驱动下储能电站高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特变电工新能源携构网型组串式储能系统等多款创新光储解决方案亮相。储能行业发展至今,在降本增效的追逐中,储能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在此背景下,特变电工新能源凭借在储能解决方案的领先优势及对行业痛点的敏锐洞察,在此次展会中
2025年4月10日-12日,华昱欣携高安全、高收益的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亮相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全面展示其在产品创新、安全设计、智能运维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以行业领先的产品力和服务水平诠释其构筑绿色价值、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坚定决心。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
能源后运营时代,行业迈入数智化运营转型的关键阶段,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新能源高效化、数智化运营升级密不可分。国能日新作为能源数智化领域的先行者,提出“运营即价值”理念,聚焦风光储能源高效化和经济性提升,正式发布“AI数云协同矩阵”,以AI技术为支撑,通过四大“技术+运营”模式突破,让储能
3月28日,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第七届储能嘉年华盛典在武汉举办,会议同期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榜单。天合储能凭借卓越的系统集成能力与全球化交付能力,位列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TOP10榜单和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Top15榜单,深受全球客户与市场信赖。据EESA数据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