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人物正文

老申的“小发明”-改良接头工艺解决设备故障大问题

2013-10-28 16:53来源:贵州省遵义供电局作者:晏亚南 郑之轩关键词:遵义供电局电力故障申友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遵义两城区10千伏运行设备故障发生率中,跌落式熔断器的故障发生率总是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配电网设备的稳定运行及供电可靠性,给优质供电和设备维护埋下了隐患,这也一直是遵义供电局城区供电分局报修维护中心主任申友强的一块“心病”。

“没有可靠供电,就谈不上优质服务,对客户的承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报修维护中心成立之初,申友强就下决心要解决这一难题。

“降低故障率就是降低工作量,抢修人手不足,弟兄们的工作量太大了”,这是2003年报修维护中心成立后的最大困难,当时的城区配电网,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故障居高不下,报修维护中心的三十几个班员从早忙到晚,压力特别大。申友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把降低跌落式熔断器故障发生率作为了当年的攻关课题,带着班里的几名技术骨干,一门心思要啃掉这块“硬骨头”。

在接下来半年多的时间里,申友强带着工作组跑现场、做实验,认真研究熔断器故障高发的原因。经过对多年来发生的10千伏跌落式熔断器故障的分析,发现其中大部份的故障都发生跌落式熔断器的引线接头处,安装工艺不规范造成接头接触不良是引发故障的直接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原有的接头安装工艺,由于引线的上下接头采用传统的“铝芯绕接法”,这种方法操作工艺不好规范,而且有效压接面积较窄,容易造成接头接触不良,导致放电直至引发故障。

“我们要做的,就是改进原来的安装工艺,让它们亲密接触,避免接触不良引发的故障”,申友强最开始采用铜铝线鼻子进行连接紧固,效果不是很好。后来经反复实验,又改用“设备线夹紧固法”代替原来“铝芯绕接法”,通过实际运行效果检验,引线之间接触紧密,导电良好,立竿见影。

“采用“设备线夹紧固”的方法,由于接触的截面积增大,导电能力得以提升,同时线夹的耐腐蚀等性能还大大提高了接头处的抗老化能力”,申友强介绍说。

当年申友强就把这种方法逐步在城区进行推广,并制订了安装标准,明确凡是新投运的变压器,一律采用“设备线夹紧固法”安装接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城区400多台变压器逐步采用了新方法,跌落式熔断器故障发生率也明显下降。据统计,仅2004年的熔断器故障率就下降了84%,实现多供电量63万千瓦时,有效降低了抢修成本和工作量。

新方法使用推广的过程中,申友强的团队又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优化,从接头制作、操作程序、安装工艺等方面进行规范。目前通过规范后的“设备线夹紧固法”已逐步在遵义网区各县市区进行推广使用。截至今年10月,遵义市城区的2159台变压器已全部采用这种方法,而跌落式熔断器故障也由2002年的168起降低到目前的32起,这32起跌落式熔断器故障中,没有一起因为熔断器引线接头接触不良引发的故障。

作者: 晏亚南 郑之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遵义供电局查看更多>电力故障查看更多>申友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