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曹广晶:三峡工程为我国水电重大装备自主创新探路

2013-10-29 10:40来源:中国改革报 曹广晶关键词:三峡集团曹广晶阿尔斯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走出了一条"以市场换技术再以技术占领市场"的成功之路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简称三峡集团)在承担国家赋予的"建设三峡、开发长江"历史使命的同时,还创造性地执行国家依托重大工程、促进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按照"技贸结合、技术转让、联合设计、合作生产"的方针,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走出了一条"以市场换技术,再以技术占领市场"的成功之路,推动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业实现重大跨越。

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32台70万千瓦水电机组的市场吸引力,无疑会成为世界著名厂家竞相登台表演的最高竞技场。回首1996年,国内厂家积极性虽高,但是生产能力水平距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仅有32千瓦以下的制造业绩,要想获得最先进的技术确实是难以想象的:要么获得过时的二流技术,要么被索要"天价"。

有责任自然有担当,三峡集团勇敢地承担了这份"重任"。首先凝聚国内厂家的"智慧",将最想获得的"技术"写进招标文件,因为转让技术是国外厂家中标的前提条件。招标文件对国外厂家还有约法三章:必须与中国厂家一起投标且中方伙伴的份额不低于25%,中方厂家必须在其指导下完整制造一台机组;必须转让技术,且需在中方认为已经掌握技术、人员培训已经到位后才能收到支付款。在三峡左岸电站14台机组国际招标中,阿尔斯通中标8台,与哈尔滨电机厂合作;加拿大GE和德国福伊特、西门子联合体(VGS)中标6台,与东方电机厂合作。三峡右岸电站12台机组,国内厂家占8台,并且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了再创新。在右岸厂房中,哈电自主研制出目前世界单机容量最大、采用全空冷技术的840MVA水轮发电机组;攻克了巨型机组电磁振动技术难题,并拥有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7年7月10日,我国首台国产化70万千瓦水电机组投产发电,国产化水平达到100%。从只能设计制造30万千瓦~4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到一跃而能制造70万千瓦特大型机组,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业用7年时间,跨越了与国外30年的差距,有的关键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在地下电站建设中,设备国产化继续深入,哈尔滨电机厂、东方电机厂从设计到制造全部是自有技术。

三峡集团并未止步于此。在实现了机组"中国心"后,三峡集团在扶持帮助国内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攻关,向着加速实现电站全国产化的更高目标迈进。西电集团在吸收三菱和ABB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独立完成了地下电站550千伏GIS及其控制保护设备的设计制造任务,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突破。从主机、主变到辅助设备和调速、励磁设备,再到关键材料,我国设备厂家一步一个脚印,共同实现了由国产化机组到国产化电站的宏伟目标。随着地下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投产,三峡工程重大装备国产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三峡工程电站重大装备国产化目标已经全面实现。

以前,水轮发电机组和主变压器的部分关键材料、大型锻铸件长期由国外厂家垄断,实现自主供货是我国机电装备国产化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在三峡右岸电站建设阶段,鞍钢集团在三峡右岸埋件供货阶段及时研制出高强钢板,开创了国产高强钢板在大型水电站应用的先河。鞍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成功试制最具难度的下环铸件,沈阳铸造研究所铸造的活动导叶,大连华锐重工集团铸造的推力头,都得以成功应用。如今,水电装备全产业链的关键材料都实现了国内自主供货,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占据垄断地位的局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集团查看更多>曹广晶查看更多>阿尔斯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