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报道正文

风电供暖 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3-11-04 11:37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黄宏平关键词:风电供暖风电利用多能互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大规模利用还有困难

自2011年7月起,国家能源局在内蒙古、吉林等地3个风电场进行了风电供暖试点。其中,大唐新能源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建设了一座供热面积为 16万平方米的蓄热式电锅炉示范站,利用用电低谷时段的风电“弃风”电量进行加热和储热,在用电高峰时段,电锅炉停运,由储热系统进行供暖,从而实现为居民供暖。

“今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在经营区域,包括新能源消纳比较困难的地区以及长三角、京津冀等雾霾严重地区,全面启动电能替代工作,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国家电网公司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如果各级政府能够出台鼓励电能替代的环保 、补贴等支持政策,比如积极推广电采暖、地源热泵、电动汽车等,电能替代工作将会推进得更快。”

“目前,风电供暖存在成本方面的困扰。”林伯强表示,“风电的成本本来就比火电高很多,如果要用风电替代火电、燃煤供暖,虽然清洁了,但是关掉的火电机组怎么办?超出的费用怎么算?这其中存在经济方面的矛盾,如果要真正大规模推广,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必须理顺。”

国家电网公司也表示,目前的试点项目规模不大,运营成本较高,下一步要推广风电采暖技术,应配套相应的机制,以保证参与各方的利益。

“关于风电供暖目前支持政策很少,现在仅仅是示范,规模性的应用还没有。”孟宪淦表示,“如果是用来解决已安装风电场的被弃风电,那有着现实的经济价值与环保效益。如果要靠风电替代火电供暖,目前无论是从经济性还是风电规模上来说,都难以产生实质影响。”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新能源

除了利用风电来解决供暖,人们还期望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建水光互补光伏电站——龙羊峡水光互补32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机电安装已完成95%,发电前静态调试工作已经全面铺开。龙羊峡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总规划容量达850兆瓦,一期开发建设320兆瓦,电站建成后与龙羊峡水电站联合运行,年平均发电量可达4.98亿千瓦时。同时,通过水光互补协调运行,可使送电通道的送出电量每年增加8.4%,年利用小时从4642小时提高到5031小时,可提高送出线路的利用率和经济性,提高光伏发电消纳能力。

对于这种水光互补模式,孟宪淦非常赞赏:“在冬天的时候,水量少了,阳光资源却很丰富,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补。”

“我们早就提出了‘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究实效’十六字方针,水光互补、风电供暖就是十六字方针的体现,是很好的实践。”孟宪淦说,“但现在的问题是,风电一热各地纷纷上马风电,光伏一热又一拥而上抢装光伏,完全不看资源条件。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地热都可以利用,利用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因地制宜,要讲究实际效益。”

对此,林伯强表示赞同:“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存在天然的波动性,要解决这种波动性,提高储能技术是最好的办法。现在大家都在研究先进的储能电池,但技术突破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实现的,现在只能加强‘多能互补、综合利用’,变相地起到储能作用,缓解可再生能源波动问题。在水光互补电站中,水电可以起到光电储电池的作用,风电供暖中,热水本来就是在储能。各地开发利用新能源,需创新思路突破局限,灵活应用、综合利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供暖查看更多>风电利用查看更多>多能互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