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人物正文

绿林深处的守望者-讲述遵义供电局输电线路道真工作站巡线班的故事

2013-11-04 16:03来源:贵州省遵义供电局作者:李畅 邹永勇关键词:遵义供电局电力线路巡视检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遵义地区道真县连绵的绿林里,有这样五个人,他们常年和铁塔为伴,与银线为伍。精心守护着21条总长度为375.2千米的电力线路。他们是遵义供电局输电线路道真工作站巡线班的员工。他们风餐露宿、爬山涉水。。。。。。夜幕下,远山腹地上闪烁的灯光点点。这光亮仿佛也是一种述说,在微微暖色光亮里讲述着他们的故事。。。。。。

风雨前行 山洞露宿

巡线班每个季度都要对线路进行一次“长途”巡视。每次巡视时间少则10天,多则半个月。 这次任务是对110千伏上务线的巡视检查。已经55岁的班长王跃进,凌晨五点就起了床,妻子正为他烙粑粑、炒鸡蛋。王跃进不忍心妻子劳累,催促着老伴去休息。班员韩卫珍、马洪波、王云峰、邵正义每到巡线时,都起的特别早,带够了玉米、饼干等干粮,告别了妻子和孩子。和平时巡线一样,天不亮就在局里集合,结伴出发。

110千伏上务线有一百多基杆塔,全部都要登杆特殊巡视,不但要攀爬险峻的山崖,还要穿越荆棘丛生的灌木林。已经55岁的班长王跃进是他们中最年长的,是2008年抗冰抢险功臣,从事巡线工作已有31个年头。但攀援和爬起山来犹如一只山猴。天工不作美,刚巡查完第三塔基线路,顷刻间倾盆大雨袭来。队员们躲也没处躲,从头到脚都被淋的湿透。

顺着山路,走在前面的王跃进发现了一个山洞,电闪雷鸣中,招呼着大家连忙进去避雨。大家敏捷地爬进山洞。山洞里一片漆黑,大家在山洞边上弄了一些淋湿的枯枝燃起一堆篝火烤着湿透的衣服,各自拿出干粮充饥。韩卫珍打开了随身携带的迷你小音响。队员们听着歌,唠着嗑儿。就在这漆黑的山洞里,和着烤干的衣服,打着鼾熟睡了。

和铁塔为伴 与村民如亲人

清晨,队员们穿过灌木林,翻过几座山头,来到此次巡线地势最高的老鹰关84号铁塔下。王跃进拿起工具包向塔顶爬去。这铁塔非常高,不一会就看见王班长在云雾里艰难地向铁塔顶部靠近。山坡上雾气层层,铁塔上很滑,脚站不稳。他顺手将安全带挂在身边的拉线上,斜着身子用望远镜查看绝缘子运行情况和线路浮垂情况,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导线的温度。“巡线最辛苦的不是跟着铁塔和线路走,而是爬到塔顶,特别是每逢寒冬腊月在这里那刺骨的寒风几乎要刮落耳朵一般。夏天汗水滴在铁架上都会滋滋的响,通常手会烙破皮”。年轻一点的王云峰对笔者说道。这样的艰辛,他们都默默忍受着。

几天后,队员们依次查看了1、2、3……10号杆。大家用河沟中的水洗洗脸,擦擦胳膊,然后每人拿出干粮,用水杯舀起一点河水,一边吃干粮一边饮河水。几个小时后,他们到达11号杆的地方,仔细检查,作好记录。他们发现有部分树枝挡住了线路的通道,需要尽快修剪。王跃进带着队员走到村里,让村长召集村民,王队长立即耐心的给乡亲们上起了一堂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课。借来村民家的插线板,生动的讲起了用电的小常识。最后说起了通道清理的事:“乡亲们,这几根树枝树枝砍了还可以长出来,如果不砍要是遇上打雷下雨就会影响大家的生命安全,大家都晓得前几年就是因为没有砍树,不知是哪家的牲口都被电打死了。” 大家觉得王班长说得在理,这电线要被压断了,这里可就没电用了。最终,村民一致同意砍掉树枝。队员们把砍下的树枝又搬到村民的家里作为烧火的燃料。村民们煮了一锅洋芋和一些小菜留队员们吃晚饭。在灶上忙碌的老大娘说:“真不好意思,我们这穷乡野岭也就只有这些,大家就凑合吃哈!” 邵正义咬一大口洋芋道:“嬢,这洋芋可是我们在野外吃的最丰盛的晚饭了。”

“虽然巡线工作很苦很累,但每当在城里看到万家灯火,霓虹闪烁,我都觉得挺自豪的,毕竟这也有我这么多年来的艰辛和付出。” 王跃进班长道出了巡线班五名成员的心里话。守望这片绿林,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价值早已融进了这块土地上,融入了这里生息的百姓心里。

作者: 李畅 邹永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遵义供电局查看更多>电力线路查看更多>巡视检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