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管理正文

服务科学发展 改善环境质量

2013-11-05 13:07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关键词: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科学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三个理念”、“三个方针”、“三个发展”、“四项任务”,处处贯穿了环境保护,涵盖了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这充分说明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环保部门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打头阵、挑重担、当先锋,切实成为自然生态的第一维护者,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这一重任,科学务实,积极作为。

推动绿色发展,提升服务科学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再也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是对人民群众、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而保护环境也并不意味着不发展经济。实际上,在合理、有序的范围内利用好资源,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发展就是可持续的、可相互促进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合理调节和控制达到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状态。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环境问题究其产生根源,是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也只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才能优化经济增长,促进持续发展,同时,加强生态建设本身也是发展生态经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进一步深化服务科学发展的意识。做好环保工作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引导科学发展和服务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调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科学发展就是服务于自主创新能力强、经济附加值高、符合主体功能区要求、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产业和项目的发展,杜绝“两高一资”和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上马,通过强化项目准入,严格项目审批,倒逼产业升级,发挥环评的控制闸、 调节器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通过创新环保管理机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制定有利于促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和环境标准。支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在探索环保新路的征程上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趟出了一条创新环境管理的新路子。在渭河治理中实施了跨省区上下游污染补偿制度,开创了全国水污染补偿的先河,有力推动了渭河治理步伐;率先在西部开展排污权交易,改变了环境资源无偿占有为有偿使用,促使企业由被动减排转变为主动减排,从而达到减污增效的目的;实施排污权抵押融资,为企业治污减排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区域、产业、企业,大、中、小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对各类工业园区用生态经济理念进行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通过抓环境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

四是健全和完善环保责任考核机制。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完善政府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实行GDP增长、环境总量、环境质量及民生环境健康“四位一体”的经济环境目标责任制。以环境质量改善的效果为最终目标,制定考核标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质量查看更多>环境监测查看更多>科学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