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评论正文

节能服务产业:寻找数据背后的价值

2013-11-15 10:34来源:中国节能服务网关键词:节能服务产业数据节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相关标准待完善

冰冷的数据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其只有被人们作为分析、判断、决策的依据时,才能产生价值;只有被应用于具体生产时,才能产生价值。所以,从数据到生产力的有效转化应该是行业攻关的重点。

哪里来的这许多数据?当然是基于编写的、采集的,其充斥了每个角落,如果没有标准,不仅会让人眼花缭乱,更会让人无从适从。

说到标准,有些人可能会抱怨,因为标准往往滞后于现实,所以创新型企业为此需要付出巨大的先行成本,去向潜在客户不断介绍自己技术与产品的优势所在,这有可能被接受,也可能没有任何收获。

在现实中,一些节能服务公司会依据自己的从业经验、相关标准,自行研发一套能源或能耗采集系统,涉及水、电、气、汽、油等,有些还融入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使数据传输、分析实现智能化、网络化的特质,从而为用能单位、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支持。

但也有问题存在,标准繁多而庞杂,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标准,有些标准在执行层面缺乏可操作性,或设置的人为因素可能导致数据的部分失真。比如《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15316─94)适用范围明确:本标准适用于制订专项节能监测技术标准和对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用能单位进行的节能监测工作。

在这个标准的节能监测的技术条件中指出:监测用的仪表、量具,其精度和量程必须保证所测结果具有可靠性,监测误差应在被监测项目的相关标准所规定的允许范围以内。“可靠性”如何衡量?由于这个标准适用范围很广,而不同行业对监测用的仪表的精度及量程有着不同的要求,很难统一规范,但对于能耗而言,这个标准难道不应该统一吗?公用建筑用一度电与工业企业用的一度电就能耗而言是一样的,但如果使用的计量器不同,就会造成计量差异。从单个项目数据统计上或许误差不大,但如果是全国的数据统计,很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还有一点,就是这个标准还要求“监测过程所用的时间,应根据监测项目的技术要求确定,时间不宜过长。”“不宜过长”这句话,笔者理解,“如果需要,可以长,但最好不要长。”完全看操作者“心情”以及看当时情况而定,这是不是标准?基于此而采集的数据必然缺乏可信度,如果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评价,这个标准的漏洞很大,但在执行过程中,是应该遵从呢还是不遵从?不遵从不合规,遵从不科学,让人极纠结。

所以,前不久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呼吁,“要尽快摸清能源家底。”如何摸清,是离不开标准的,只有在标准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上边笔者所举的《节能监测技术通则》只是众多节能标准之一。进入“十二五”后,国家标准制定的相关机构正在着手进行新标准的制定工作,近期媒体报道显示,目前已出台了100余项新标准,这对于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十分重要。

即便如此,笔者仍然认为,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是急需的,因为涉及的行业不同、需求不同,导致新标准可能仍存在标准不统一、可操作性差的问题,统计标准口径统一起来,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才能得到保障,才能为企业、政府决策提供真正的支撑。

基于目标的取舍

即便可以统一口径,标准的、科学的进行数据采集,但我们必需承认“大数据时代”的四个特征:一是数据量大;二是种类繁多;三是速度快、时效高;四是价值密度低,导致人们更亦迷失在数据中。前三项都好理解,笔者特别想就“价值密度低”来谈谈看法,因为我们无法把数据拿来就用,因为我们需要取舍。

“大数据时代”的前三个特征,使得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因为同样的数据,对不同需求的人,可能产生的价值与意义完全不同。比如,作为一个主张和坚持自游行的人,无论旅行社对塞班、马尔代夫、西藏等旅游热点地区的报价有多么优惠,他也没兴趣,但喜欢随团出游的人,则会不断搜寻此类信息。

所以,如何从高密度的数据中,检索出有价值的数据,成为“大数据时代”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谁能在此项工作中领先一步,谁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并非专业的数据或信息公司,所以往往在数据采集、分析上没有优势可言,但笔者发现,由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特性决定,在节能服务产业中,大部分节能服务公司已经基本掌握能源及能耗数据采集的方法,并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及业务方向,把这些数据恰当地运用到了节能项目规划及改造上,在赢得客户认可的同时,更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但不同业务方向的节能服务公司,虽然具备不同类别能源数据采集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在不同能耗上有各自强项,他们在某些方面很专业,领先同业一步,而在有些方面只能算是掌握了一些采集数据的基础。比如北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强项,就在与冷热电三联供有关方面,而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强项,则在各类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方面。

随着市场细分的加剧,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数据采集方面的专业化特性也将渐次显现,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有些节能服务公司把能源或能耗监测平台作为主攻业务方向,这并无不可,而且如果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作为支撑,当然会对企业拓展业务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某种角度讲,他们在数据采集与分析上的能力,甚至可以超过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但笔者在此也要提醒,如果不能很好地取舍庞杂的数据,并对之加以科学分析,很可能导致混乱发生。目前上能源监测平台的很多,但由此接到节能改造项目合同的节能服务公司仍是少数。

如何对数据进行有效梳理,并融入自身的节能改造项目,仍需深入思考,但可以肯定,不经梳理的数据没有价值,不科学的梳理也不会有价值,如何使数据产生价值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服务产业查看更多>数据查看更多>节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