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不必太过担心“限煤令”

2013-11-22 15:34来源:中国化工报关键词:煤化工煤制气煤制烯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以来,时常出现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全社会对环保问题的高度重视,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纷纷宣布要淘汰燃煤发电,改用清洁能源天然气。而这只是开始,目前限煤地区有从京津冀地区向山西、山东、内蒙古扩散之势,限煤行业也有从电厂向煤化工行业扩散之势。甚至有一些专家建议:放缓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速度,推行最严厉的环保制度。很多人认为这将对煤化工产业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笔者认为业内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首先,煤炭作为我国化石能源主要组成部分的格局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煤炭下游还是有保障的。

虽然国家大力推行天然气替代燃煤,但国内天然气产量很有限,从俄罗斯、缅甸等国家进口的天然气价格高,页岩气在中国由于技术、成本限制还未能实现工业化,因此天然气的供应并不能成为主流,尤其是在工业领域。

美国杜克大学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煤制天然气较传统天然气可能多产生7倍的碳排放,较开发页岩气多耗用100倍水资源。报告指出,中国要建设40座煤制天然气工厂,才可能满足中国未来数10年大部分用气需求,有助于替换发电所用的煤,并降低对高价进口能源的依赖。若40座工厂全部建成投产,在为期40年的使用期内,每年可合计生产240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是同时将排放27.5亿吨温室气体。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国在2008年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达到65.09亿吨,超过美国9亿吨,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2%。如果再加上这27.5亿吨,又将增长42.25%,在全球减排的大背景下,不仅世界,就是我国也是不可能容忍的。所以在现实情况的限制下,有限的天然气必然优先城市燃气、取暖,使用天然气的工业包括天然气生产尿素等必将逐步退出,有一部分被煤炭所替代。

另外,目前我国已建和拟建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醇、煤制二甲醚等煤化工项目也很多,耗煤数量非常巨大;我国钢铁产能巨大,消耗的煤炭也多,即便淘汰一部分产能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煤炭的总量消耗,这些都为煤炭的下游提供了稳定的渠道。

其次,低热值煤受限制将利好优质煤尤其是无烟煤的应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2年9月出台之后,整治大气污染责任开始逐步下放到地方政府,包括兰州、北京、浙江、广东等地都开始提出提高燃煤质量指标,禁燃低热值煤的要求。这对占据国内煤炭产量约12%、占进口煤炭数量约36%比例的褐煤影响巨大,而且国家对褐煤的进口从零关税调整为3%,上述因素使从去年以来褐煤以较低价格冲击市场,致使国内优质的烟煤、无烟煤价格低迷的格局产生根本的改变。

再次,从现有煤化工产业的格局来说,产能虽然稍微过剩但不可或缺,且过剩程度相对来说还不是太严重。加之煤化工行业的产品结构偏重于化肥产品,化肥是涉农产品,国家仍然坚持扶持政策。为此,只要化工企业立足于当前节能减排的大背景,努力降低成本,做好安全和环保工作,积极寻求突破,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制气查看更多>煤制烯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