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报道正文

雾霾围城“唯GDP政绩观”难逃其咎需扭转发展观

2013-12-17 13:36来源:天山网关键词:节能减排污染排放雾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基本建设项目环评通过率达99%,排污企业不达标却手续合法,这是源于GDP在干部考核中仍然起重要作用。”著名环保专家曲格平指出,不少部门和地方在环境问题上疏于作为,热衷干预企业与市场活动,偏废环保管理和服务职能,使得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陷入空谈,导致“有污难治、有污不治、治污不力”,政府职能不改变则难解根本问题。

经济政策的曙光

受访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发达国家的空气质量在完成工业化后历经半个多世纪治理才呈现好转,而我国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治理环境,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

参照欧美人均GDP与环境质量“拐点”的关系,我国最快也要在2020年以后才会出现“拐点”。然而,曲格平指出,以韩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人均GDP5000美元时便出现“环境拐点”,值得我国反思。当前国家已具备治理环境的物质条件和决心,并且已决定行动。

早在2011年下半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就从价格、财政、税收、金融4个方面提出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

2013年6月至11月底,深圳、上海、北京三城市碳交易市场陆续上线交易,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的试点或将于年内推开。观察人士指出,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表示,国家层面正部署开展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接受采访时透露,2015年前,将适时开征环境税,研究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流转税政策、所得税政策和其他税费政策,引导规范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姚辉认为,环保为前提的各种税费,归根结底是“排放权交易”,“污染者付费”理念正成为北京相关法规政策制定的内核,“在人口密度极大、各类污染物严重超承载力的首都呼唤蓝天白云,意味着启动经济政策治理环境,已到必要时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减排查看更多>污染排放查看更多>雾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