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供需矛盾不应阻碍“煤改气”进程

2013-12-18 14:52来源:中国科学报关键词:煤改气燃气发电天然气供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原本被视为治理雾霾利器的“煤改气”工程,随着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的明显表态,顿时面临被禁的局面。

徐绍史在12月15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煤改气”工程必须先签订供气合同落实气源,燃气发电要暂停上马,并且要求各地避免一哄而上以加剧天然气供需矛盾。

“煤改气”工程本身并没有问题,无疑也是当前治理中国雾霾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今冬天然气缺口的不断加大,迫使发改委不得不紧急叫停燃气发电项目。

从去年年底至今,全国各地针对燃煤锅炉的拆改淘汰一直在持续进行,但随着政策风向的改变,燃煤锅炉的淘汰势必受到影响。

中国天然气供需矛盾的存在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

目前,我国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52万亿立方米,最终可采资源量为32万亿立方米;2012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1072亿立方米,而消费量已达1427亿立方米。

但是,中国的天然气开采技术的落后与设备的缺乏始终是规模化开采的一大瓶颈,在短期内无法获得突破,从而导致国内天然气供应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因此必须加大天然气的进口。

其实,业内一直都在呼吁应加大天然气进口量,以此解决中国天然气的供应矛盾。目前全球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愿意向中国出口液化天然气,而且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供应量并不会成为限制天然气发展的阻碍。中亚管道、中缅管道都已经成为中国海外天然气供应的重要来源。

但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国家在进口天然气方面始终没有完全放开,从而导致当前“煤改气”面临“无气下锅”的尴尬局面。

在雾霾已经严重影响中国人日常生活之际,假若因短时内天然气供应不足而暂停“煤改气”的步伐,无疑得不偿失。

要能源安全还是要驱散雾霾?这看似是一个两难的命题。其实,在进一步增加天然气进口的同时,加大对国内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力度,才是两全之策。

驱散雾霾已迫在眉睫,与当前老百姓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相比,能源安全并不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而且,加大天然气进口量也并不会对中国能源安全带来实质性冲击—预计到2020年,煤炭仍将牢牢占据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头把交椅,而《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天然气消费的占比只为7.5%。

中国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已远远跟不上雾霾的蔓延速度,如果继续限制“煤改气”项目实施,将为灰霾天贡献更多的燃煤排放物。政府如何解开天然气供需矛盾这团乱麻,让我们暂且拭目以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改气查看更多>燃气发电查看更多>天然气供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