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评论正文

雾霾治理:能源结构难改 节能减排与经济难抉择

2014-01-07 09:34来源:《经济》作者:刘夷关键词:脱硫除尘雾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经济?环境?难抉择

治理大气污染是国家与各级政府眼下正着手在做的事。党的十六大报告早已指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李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提出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3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别降低8%、10%和10%的防控目标。2013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最严厉的大气污染物限排政策,授权地方政府在雾霾等紧急情况下进行限值停产,根据区域大气环境容量限定污染物排放量。”

这种“限值停产”落实情况如何?

截至发稿日,北京只剩下四家燃煤电厂。在为“煤改气”相关话题采访华北电力大学徐教授时,他告诉记者:“北京仅剩的这几家燃煤电厂,现在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具有高污染性。燃煤大规模实现脱硝、脱硫,排放更是有严格的标准。”

奥运期间,北京、天津、河北曾联手制定相关措施,关停污染企业,“还奥运一个蓝天”。但奥运过后,蓝天也一去不返。

笔者致电北京已被报道过的被关停家具生产企业“世家博森”,官网上的号码经多次拨打后接通,但得知,此号码早已易主。

据悉,截至2013年底,河北省已完成脱硫、脱硝、除尘等减排工程426个,关停取缔重污染小企业8347家。中华环保联合会曾对河北省唐山市的企业污染做过实地调查,应对质疑,河北省环境保护厅随即作出检查治理进行回应。

就“关停机组”相关问题致电唐山市古冶区河北汇源炼焦制气集团有限公司,但接线工作人员宣称对此事并不了解。得不到确切信息,笔者无法肯定,所谓“关停污染企业”,究竟是不是“猫捉老鼠”,政府与企业玩的一场游戏呢?

有媒体曾报道过甘肃某地关停污染企业的事。当地领导人坦言,关闭107家企业后,工业产值将减少4.4亿元,减少税收300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财政困难县来说,将是一道很难迈过的坎。

薛进军认为:“中国现在正在亦步亦趋地走日本高度发展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他介绍,上世纪50至70年代高速增长期,日本政府制定“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制定了集中于沿海地区的13个新产业城市、6个工业整备特别地区,集中发展重化工业。1960年代,日本的GDP年增长率到达9%,1960年代后半期更高达12.4%。这使得日本在197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日本制造”成为其代名词。日本的能源消费在这期间也增加了7倍。这些成就的代价是“四大公害病”和极大的社会混乱。日本在1955-1965年发生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有过能见度只有30米—50米的恶性记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