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企业正文

中海油新能源为何弃守新能源?

2014-01-14 09:45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中海油新能源发展新能源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按照德国目前法律,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相关发电企业可获得高于市价的上网电价。这条规定能够鼓励投资并提高太阳能、风能等本身成本较高能源的市场竞争力。包括德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实施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可再生能源因而蓬勃发展。然而对上网电价补贴存在很大争议。

欧债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让欧洲国家紧缩财政,新能源获得的补贴变得风雨飘摇。补贴机制不稳定增加了投资风险。而随着投资风险的增高,政策不稳定将进一步加重项目的成本负担。

缺少政策支持、资本信心不足,加上我国目前仍没有掌握风电等新能源的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都看似渺茫。

向“钱”看还是向“前”看?

在能源和环境对发展约束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既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又要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能源、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但是,新能源产业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先入者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其中包括研发投入和为达到规模效应而在前期投入的各项成本。相较后进入者对成熟技术的简单效仿,前期投入巨资研发的厂商,往往没有足够信心在成本与收益之间实现平衡,难免会导致研发工作裹足不前。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上世纪90年代,由于看不到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在花费巨额研发费用后,美国通用汽车的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发生了激烈争执,一度停止了研发电动汽车。结果,被丰田等公司后来居上,失去先机。

面对新能源产业前期巨大的投入,如果要向“钱”看,单纯依靠企业投入,短期内无法获得回报,长此以往确实让企业独木难支。因此,从商业角度来说,中海油退出新能源产业,是可以理解的。

从另一方面看,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必由之路。

中海油收缩新能源产业确实令人遗憾,但这也给国家相关部门提了一个醒:能否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扶持力度,以保证前期研发顺利进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海油查看更多>新能源发展查看更多>新能源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