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青岛能源所在储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2014-01-26 17:46来源: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关键词:石墨烯储能材料储能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硅、锗等材料具有超过石墨负极3~10倍的理论容量,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重要选择。然而,因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形变,造成其充放电循环性能差的缺点。

日前,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建设的青岛市太阳能储能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储能电池材料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隔膜是制约动力锂电池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发低成本、高强度、耐高温和阻燃的高端锂电池隔膜迫在眉睫。该实验室孔庆山和张建军等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法抄纸和界面复合等技术,以纤维素为原料,耦合耐高温聚合物和阻燃功能组分,成功制备出新型高安全性阻燃纤维素动力电池隔膜。该隔膜阻燃性能极佳,尺寸热稳定性能好、电解液浸润优异,大大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由于新型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成本低廉,被《科学》杂志评为2013年十大科学突破,国际权威专家认为其将促进光伏能源产业产生革命性改变。为进一步提高钙钛矿的吸收特性,该实验室逄淑平开发出一种新钙钛矿材料(NH2CH=NH2PbI3),该材料禁带宽度1.43 eV,极大地拓展了光谱吸收范围,并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低成本柔性太阳能储能领域如光伏大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途。相关成果发表在材料领域杂志Chemistry of Materials(10.1021/cm404006p)上,并已申请专利保护。

硅、锗等材料具有超过石墨负极3~10倍的理论容量,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重要选择。然而,因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形变,造成其充放电循环性能差的缺点。该实验室张传键采用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将纳米尺寸的硅、锗材料负载于弹性骨架中,有效缓冲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

锂空气电池作为理论能量密度最高的新型电池,其能量密度可与汽油相媲美,被业界誉为“终极电池”,是下一代电动车电源的理想选择。为了提高锂空电池的循环性能,该实验室张立学和董杉木等科研人员经过长期攻关,通过界面复合技术减少了其与放电产物发生的副反应,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有效解决了目前锂空气电池面临着循环寿命较低等瓶颈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石墨烯查看更多>储能材料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