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上海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煤气包”即将退出市场

2014-02-17 15:03来源:中国环境报 记者蔡新华 见习记者刘静关键词:清洁能源天然气能源结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清洁天然气成替代物

好景不长,人工煤气也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上世纪末,天然气开始粉墨登场。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备受推崇。它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能减少近100%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减少6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50%的氮氧化合物排放量,能从源头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而且天然气热值是煤气热值的2.5倍,燃烧效率更高。 上海市民也十分接纳天然气。年逾六旬的谢韦兴是浦东本地居民,1999年4月他家率先用上了天然气。他清楚地记得,以前用人工煤气烧开一壶水大约需要10分钟。用天然气后,只要约4分钟。不仅如此,家里改用天然气后,燃气灶具、热水器等也进行了改装,加了熄火保护装置,使用更安全了。

随后,上海市开始逐步推进人工煤气转换天然气。一系列数字可以明显地反映这一进程:1999年,上海市天然气供应量为1.1亿立方米,到2004年已增至10.7亿立方米,2006年突破20亿立方米。去年,这一数字则达到68.1亿立方米。近10年增长了近6倍。这清楚表明了上海居民能源结构经历了一次大调整,符合能源清洁化的大趋势。

城市印记能否以适当形式保留

2011年,为市民服务了26年的浦东杨高路储气柜成为全市首个被拆除的“煤气包”。截至目前,上海市已先后拆除了西藏中路等处共7座“煤气包”。 据上海市北燃气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俞群援透露,之所以要拆除“煤气包”,一方面是因为2015年年底人工煤气将退出上海,被清洁的天然气全面取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些“煤气包”基本上无法改造或者再利用。

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惋惜。有市民表示,“煤气包”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印记,能否以适当的形式加以保留,而不是全部一拆了之。据记者了解, 目前全市仍存有14座“煤气包”,其中位于金沙江路的3座“煤气包”已确定将要拆除。上海市北燃气销售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其余11座将被保留下来,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印记”,还将继续承担储备天然气以及区域调峰和小时调峰作用。“不过那时‘煤气包’肚子里没有煤气,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气,它的名字也会被更名为‘天然气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能源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能源结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