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电力设备转型升级的五大路径

2014-02-28 09:08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关键词:电力设备电机组设备第三次工业革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出席了福建省南安市装备制造的专题讲座,并做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及对南安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建议》的报告,就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转型升级方向等做了详细的分析。

转型升级 迫在眉睫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朱森第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就总量和规模而言,我国制造业已位居世界第一。未来若干年内,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前,正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朱森第认为,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是保持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

近10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产值、增加值及增速均实现了快速增长,电力设备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火电发电与供电煤耗逐年下降,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金属成形机床制造业的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些都为我国制造业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提供了基石和保障。如济南二机床集团成功研制了“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和“数控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在与世界知名企业的同台竞争中,济南二机凭此利器夺得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本土汽车厂5条智能冲压线的订单。此举成为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进入发达国家本土里程碑式的标志。至今,济南二机已向福特公司输出8条线。

但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中仍面临不少突出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处于价值链低端,生产和经营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质量欠佳;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主机发展受到制约。如高端主机和成套设备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设备大量依赖进口,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功能部件的70%、大型工程机械所需30MPa以上液压件、占核电机组设备投资1/4的泵阀,以及飞机和海洋工程装备所需的配套件、原材料等主要依赖进口。

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还面临着资源难以支撑,环境压力加大,用户需求提高,贸易摩擦频发,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挤压,运营费用增加等进一步发展的压力。因此,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设备查看更多>电机组设备查看更多>第三次工业革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