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市场正文

集成电路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2014-02-28 15:23来源:证券导报关键词:集成电路电子产业芯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们从比较优势、技术进步、产业政策三方面来剖析中国电子产业发展背后的驱动力,并用这个框架预测产业未来的走向和值得投资的领域。我们认为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产业,或将是下一个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一个产业:

工程师红利将为大陆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

移动互联网革命和大陆的技术进步为大陆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绝佳的机遇期

政府连续10年每年千亿的扶持力度将刺激大陆集成电路产业超速发展

在看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崛起的背景下,从产业链投资的角度,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的“旗舰组合”:芯片设计环节的展讯/RDA/大唐电信,晶圆制造环节的中芯国际,封装测试环节的长电科技。

除此之外,我们还建议投资者关注产业链上有看点的其他相关公司:中国电子、上海新阳、上海贝岭、七星电子、扬杰科技

比较优势决定我们能做什么

电子产业链是全球化的,市场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一国在全球的比较优势从根本上决定了该国能够参与价值链上哪个环节。以当前的状况为例,美国的科技、教育水平显着高于中国,而土地、环保、人力成本也全面高于中国,因此必须从事高附加值和高毛利率的环节,比如创新创意、品牌运营等;大陆各项成本都很低,因此可以赚取制造环节的钱,但能否赚取其他环节的钱,则取决于其他的因素。当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时,就会造成不同产业的兴衰更替,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衰落,新获得比较优势的产业崛起。

技术进步决定我们何时能做

技术进步可以把诸如低成本这样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竞争力。

不管是生产线工人还是技术工程师,大陆在30年前就比美国拥有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为何直到近来才涌现出华为、海康威视、歌尔声学、欧菲光这类优质的技术制造类公司?这里最直接的变化便是技术进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低成本这类比较优势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竞争力,技术进步的节奏也对应了产业变迁和产业升级的节奏。

同时,当席卷全球的技术革命发生时,落后的国家有时反而会获得绝佳的弯道超车的机会。技术革命通常还会打破原来已经固化的产业链格局,并为新进入者提供了绝佳的市场机会。

我们认为,大陆近年最成功的电子产业板块和公司,如通信设备行业的华为、中兴,安防设备行业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电声/光电器件领域的歌尔声学、欧菲光,均是基于比较优势和技术进步发展起来的典型案例。

产业政策决定我们能做多快

中长期来看,除了极个别特殊领域(如国防和军工),一个产业是否能够崛起,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市场化的力量,即较优势和技术水平,但政府政策的支持或限制可能会加速或者减缓一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节奏。尤其是,对于一个拥有比较优势,获得技术突破,政府又大力扶持的产业,往往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作为投资者,这也是我们非常希望发掘的产业。我们认为,从比较优势、技术进步、产业政策三方面来看,当前大陆的集成电路产业就拥有成为这样一个产业的潜力。

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技术进步是过去10年产业变迁的根本原因

简单劳动力红利逐步丧失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全球分工以来,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较低的土地和环保成本曾长期是中国制造的相对竞争优势。

但近年来,简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人均GDP已达到东南亚国家的4倍以上,从耐克到三星等各行业跨国公司都考虑将简单加工工厂迁往东南亚。以越南为例,足够的人口规模(近1亿)、较低的人均收入(仅为中国1/4),使其简单劳动力优势力压中国。

在劳动力成本低廉这个核心比较优势的驱动下,越南2012年的电子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70%,这其中大部分是简单组装后出口。与之相比,中国广东、浙江等地的纺织服装等简单加工业却不断遭遇成本上升等问题,并一度出现大面积的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和破产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集成电路查看更多>电子产业查看更多>芯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