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石家庄治霾阵痛: 亿元企业被拆只补4500万

2014-03-11 09:10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刘凌林关键词:雾霾大气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记者调查,近几年,石家庄市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下大力压减过剩产能,一大批中小水泥企业相继退出市场,现有企业的规模能力和科技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从整个行业来看,产能过剩、资源消耗大、排放量大的矛盾依然突出。

2013年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石家庄多次位居全国空气质量最差或第二差的位置。

面对严峻的环境压力,逼着石家庄政府“不得不忍痛割爱,做出必要的牺牲”。

根据《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规定,到2017年,石家庄将压缩和淘汰水泥落后产能1500万吨以上。经过两次集中拆除,石家庄的水泥产能将减少1850吨,约占全市总产能的40%,这意味着,石家庄市将比原计划提前3年完成上述目标任务。

企业:能理解政府

但无奈损失太大

拆除容易,但说服企业接受拆除并不是容易的事。

“说心里话,不愿意被拆除,但对政府的做法还是理解,毕竟治理大气污染是关系民生的大事。”鼎鑫水泥三分公司总经理冯军民告诉记者,因为鼎鑫是一家国有企业,在这次拆除过程中,“大家都看着我们,所以要带好头,我们是第一个拆除的”。

鼎鑫在鹿泉有3个分公司,拆除涉及第三分公司的3个粉磨厂。冯军民告诉记者,这3个粉磨厂是企业在2010年花费接近亿元收购来的,后期建设又累计投入数亿元,现在说拆就拆了,政府只补偿4500万元,造成的损失太大,确实不太情愿被拆除。

同时,还有300多员工的安置问题,给企业背上了一个大包袱。“要自己消化,确实有困难。”冯军民说。

根据鹿泉市政府下发的红头文件,对拆除企业作出的补偿标准是,每万吨补偿17万元,如果在2月17日之前拆除的还可以得到100万元的奖励资金。

张振平告诉记者,政府对拆除企业按产能进行补偿,由省建筑设计院作为第三方对水泥产能、工艺技术进行评估。同时,政府承诺在引进项目、土地置换等方面给予企业优先考虑。

石家庄市对于拆除企业的损失补偿费用需要10.7亿元,主要来自市县两级财政支出,其中平山、鹿泉两地要自筹7亿多元,剩下的3亿多元由石家庄市级财政准备。

张振平说,鹿泉市去年的财政收入是24亿元,要为拆除水泥企业补偿,对于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县级市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额外资金。“我们正在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相关资金。”

张振平感慨工作难做,就在爆破拆除前夕,还有企业反悔的,为了做好协调工作,“这几天几乎没有休息,一个晚上会接30多个电话”。

对于企业人员安置,张振平告诉记者,水泥厂员工大部分是农民工,目前大部分回家待业,政府近期将组织一次“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希望让其他企业接纳这些下岗农民工。同时,“通过基础设施的开工,引进好的项目来消化。”

冯军民告诉记者,对于300多下岗职工,公司一方面鼓励创业,并给予扶持,除补偿外,公司再额外支持1万元,公司想方设法安置职工,“不想给社会造成负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雾霾查看更多>大气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