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治霾的逻辑清单

2014-03-25 11:46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记者:乔振祺关键词:燃煤发电能源结构以电代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治霾路线图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直燃煤发电比重过高,经过多年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规模已相当惊人。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3月8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披露,2013年,我国74个城市实施了新的空气质量标准。根据去年全年的监测,74个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达到了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他71个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超过新空气质量标准的情况。

而关于雾霾的成因,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肯定的来源解析,比较宏观的说法是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秸秆燃烧,以及区域传输几大类排放来源。

吴晓青在分析2月20日至26日出现连续严重雾霾的原因时指出:“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根本原因。燃煤、工业、机动车、建筑和道路扬尘是主要的排放源,是造成本次重污染天气的根本原因。第二,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是直接原因。那几天刚好是静稳天气。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的叠加是重要的因素。”

雾霾成因复杂,而目前污染成因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二次污染物PM2.5和臭氧的形成机理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目前部分省市和相关科研单位已经开展了大气污染源解析课题研究,这为提高今后治霾措施的针对性和效率打下基础。

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污染物来源解析,但专家指出,基于对颗粒物来源的历史分析、宏观判断和现状研判制定的治理规划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天津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认为,不同区域、不同省市要根据自身能源、工业、交通、建设、林业等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霾措施。高吉喜则认为,城市的不合理布局为雾霾的区域性爆发提供了极佳的温床,是造成区域性环境污染的重要根源之一。

总得来看,提倡新的生活方式、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抑制过快增长的机动车污染、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才能彻底改善大气污染状况。

治霾方法论

雾霾形成有多种因素,其中长期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是主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大气主要污染物中,约80%的二氧化硫、60%的氮氧化物、50%的细颗粒物来源于煤炭燃烧,而燃烧排放当中近一半源自直燃煤。2013年1月4日,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201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其中提到,我国持续性雾霾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

遭受雾霾污染最为严重的东中部地区的分析结论很好地佐证了上述的观点。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显示,我国东中部雾霾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煤炭消费的强度在地域上是高度吻合的,同时也与煤电装机数量高度吻合。我国煤炭资源近80%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区,而75%左右的煤电装机分布在东中部,大量煤炭的运输和消耗严重超出了东中部环境的承载能力。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是治理雾霾的出路之一。从电力的角度看,发展特高压电网可以推动能源战略转型,促进清洁能源发展。通过特高压电网,资源富集地区开发的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优质电能,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实现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通过电能替代战略,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减少东中部污染排放。未来,我国能源在开发环节将逐步以清洁能源为主,在配置环节将逐步以输电为主,在终端环节将逐步以电力消费为主,实现从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的全面转型。

为了稳步提高电网清洁能源消纳和输送能力,民建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提案中指出,要加快蒙西—长沙、锡盟—南京、酒泉—衡阳、张北—赣州等输送通道建设,推动准东—成都、哈密—重庆输送通道建设。

“特高压为大型电源基地发展和PM2.5超标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认为,特高压使清洁能源大规模输送成为可能。规模化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对推动能源低碳化进程,具有显著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发电查看更多>能源结构查看更多>以电代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