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访谈正文

投资英国时机来临:英国希望加大能源领域的投资引进

2014-04-09 10:25来源:中国投资关键词:能源投资新能源英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企业皆私营政府无特权

记者:在众多的投资案例中,李嘉诚和万达公司是投资英国的典型代表。能具体谈谈他们的投资情况吗?

伍启德:万达是一家颇具有战略性的公司。他们最近在英国进行了两笔投资:巨额收购英国豪华游艇公司圣汐游艇,并在伦敦市中心购地准备建造一些五星级的酒店和公寓。当然,我们相信这只是万达投资英国的开始。

李嘉诚是英国最大的投资者,也是英国的好朋友和伙伴。虽然如此,李先生之所以选择投资这里,也只是因为这里有十分有利的商机和丰厚的投资回报。李嘉诚在英投资覆盖多个领域,包括对英国的能源领域和公用事业的巨大投资。当然,他只是众多中国投资者中的一员,同样的,中国投资公司对泰晤士水务公司与希斯罗机场进行了投资;中国外汇管理局也对英国的公用事业有投资。

为什么这些公司都选择公共事业领域?是因为英国对所谓“有天然优势的垄断行业”有着世界领先的行业监管模式。在政府之外,我们有一个独立的监管部门,保证投资者的公平、稳定回报;同时,作为投资者竞争之间的代理机构,保证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记者:有媒体指出,李嘉诚之所以能在英国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布局,与其跟英国政府的紧密关系分不开,您如何看待这种评论?

伍启德:在英国,企业普遍都是私营制,政府并没有什么特权,也不能为任何企业提供任何便利。李嘉诚对公共事业的投资,分为自由市场上的股票流通和个人企业之间的交易。这些机会对于任何企业都是公开的,我们认为这也是英国的一大关键卖点。

英国没有领导性机构,并不存在国家保护类公司或是既得利益的大规模产业。这是一片只存在公平竞争的土壤,没有人有任何特权,包括中国企业在内所有企业,我们均一视同仁地对待。

有这样一项数据可作明证,在英国,只有30-35家公司是归政府拥有或控股的,而这些公司普遍是国家的航空公司等,是必须政府给予更多关注的,而剩下的将近500万家企业均是私营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投资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英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