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访谈正文

投资英国时机来临:英国希望加大能源领域的投资引进

2014-04-09 10:25来源:中国投资关键词:能源投资新能源英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英国经济形势已企稳回升,而市场竞争和资产价格有所降低,这预示着绝佳投资时机的到来。未来,金融、航空和医疗等领域将成为投资重点

中英两国投资已进入全新时代。作为欧洲门户,近几年中国对英国的投资并购呈现“井喷”态势:李嘉诚、中投大手笔投资英国基础设施,中石化、中石油、华能等投资英国新能源,华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投资英国通信技术;万达投资英国商业地产……

过去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促使中英两国调整各自的产业重点和发展战略,双边贸易和投资互补性特征日益明显。中国企业对英投资也呈现投资领域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特征。

据数据显示,2003-2012年,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净额增长迅猛,年均增长率高达83%。2012年,中国企业对英投资达27.75亿美元,同比上升95%。其中,2012年中国企业对英投资并购项目达10起,总金额逾80亿美元,超过2009-2011年对英投资并购金额的总和。

英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处副参赞伍启德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未来英国的金融、航空和医疗等领域将成为投资重点。目前,英国经济形势已企稳回升,但市场竞争和资产价格已有所降低,这正预示着绝佳投资时机的到来。

金融投资将成重头戏

记者: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国对英国投资的新形势?

伍启德:总体上讲,英国非常愿意参与到全球经济增长的进程中。英国不倾向在小经济体中占据较大份额,而是希望助力世界经济的整体增长,最终促使所有经济体都从中受益。

英国作为投资目的地,其优势十分明显。虽然很多人认为英国只是一个小小的岛国,但是英国拥有巨大的市场——英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GDP为2.6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这里蕴含着许多商机。同时,英国是进入欧洲的天然通道。目前,拥有5亿消费者的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贸易实体,而英国则是通向欧洲的绝佳跳板。

另外,英国还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在前不久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提到:“美国要比欧盟更容易做成生意,但英国是三者中最容易的。”这是因为英国的确尊重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所有海外公司,并欢迎所有企业参与公平竞争,共同创造经济效益。其中,华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对我们来说,关于华为的最重要议题不是关于所谓安全问题的争论,而是华为正在英国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英国十分欢迎他们的到来。

同时,我们拥有高科技、优良的服务和品牌,中国企业借鉴这些优势,将对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英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政策,欢迎全世界的投资和贸易,尤其欢迎中国。我们财政部财政大臣和首相卡梅伦,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欢迎中国企业赴英投资。我们还用行动践行着我们的诺言,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明证:中国核电与法国电力公司签署的关于在英新型核电站的建设协议,在这个投资项目中,英国为所有海外国家都提供了一个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既欢迎法国企业也欢迎中国企业,最终,中国、法国与英国企业携手,共同达成在英开发新核能计划。

记者:中英两国的投资是双向的,英国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欧洲投资国。作为中英两国投资的推动者和参与者,您如何评价两国投资的发展过程?

伍启德:您说得非常对,中英贸易和投资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我们认为,中英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应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两个市场均存在大量机会,中国对英的投资力度一再攀升且势头迅猛,英国对中国的投资也保持了大规模的增长势头。

同时,中英双边贸易是目前欧洲主要经济体合作中唯一保持增长的。希望双方政府在有的放矢的情况下,积极支持并促进合作,为双方企业提供便利。同时重视在商言商,政府虽然能够为企业提供平台,可是最终需让企业自由运作,从商业角度进行交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投资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英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