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巴黎治霾为什么要限行?

2014-05-04 13:13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陈刚关键词:治霾节能减排空气监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工业是另一个排放大户,但巴黎已经将重工业转移到城市之外,法国政府也始终面对高失业率的指责,只要企业是达标排放,考虑到就业因素,政府很难对工业采取措施。既然供暖不可碰,天气不可靠,工业不可停,那么拥有限行经验且相对不敏感的机动车就成为最可靠的管控对象。

巴黎大区共设置了23个监测点位监测PM10,其中10个路边站、13个背景站,数据每小时发布一次。巴黎大区空气监测局数据表明,3月6日~7日,巴黎颗粒物浓度已经超过安全值,10日之后,这一趋势更为显著,11日~15日长时间超出安全值,峰值出现在14日11时,达到147.5μg/m3。15日9时浓度低于安全值,并迅速下降至较低水平。至19日,污染物浓度未高于安全值,17日9时之前,监测指标接近甚至低于空气质量标准。

从事后评估来看,巴黎市政府10日宣布次日限速、法国环境部13日宣布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时机都是比较恰当的。但15日晚宣布17日限行耐人寻味,因为当时污染物浓度已经降到标准之下,法国政府为什么要“矫枉过正”?究其原因,政治是最大的诱因,无论是巴黎市还是法国政府,执政党均无法承受颗粒物污染的负面效应。政府宁可“多花钱、早办事”,也不愿等待事态严重或失控后再亡羊补牢。

对中国治霾的启示

巴黎治霾,在时间、空间上均有很好的制度安排和步骤设计,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常规防治与应急决策相结合。政府在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创新公共自行车、电动汽车等自助租用服务,完善供暖系统,促进节能减排;针对突发事件能够果断决策,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对紧急措施均留有时间余量,减缓与公众的正面冲突。

二是环境信息公开透明,环境监测机构可信、监测数据可靠。巴黎大区空气监测局虽是国家授权机构,但董事会由国家、大区、行业、环保机构和消费者组织等构成,面向社会提供实时准确的监测数据,所有监测信息都可以申请下载,信息公开程序透明,多方参与确保信息科学、中立。

三是限行政策人性化,民生至上。限行政策首先拿市政府公车开刀,公车先停;其次才针对普通百姓。但限行有3项例外,一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汽车,二是救护、消防、邮政、出租车等专业车,三是载客3人(以上)的车辆,这也最大限度保障了民生。

四是管控手段经济合理,奖惩结合。对于违反限行政策的车辆,处以22欧元的现场罚款或者35欧元的补交罚款(3天内);对于抗法滋事者,处以拖车罚款。同时,免费的自行车-电动车-地铁综合交通网则为最大多数人提供了基本保障。巴黎汽车保有量500万辆,车流量过百万,限行政策只开出4000张罚单,再次证明公交体系的完备。

五是舆论监督客观宽容,允许媒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善于掌控话语权。基本上所有媒体在报道巴黎治霾时,在肯定工作的同时总会在结尾部分笔锋一转,写一写抱怨牢骚和指责。任何政策都会有利益受损的个体,政府对舆论和媒体报道持理性包容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公众的担忧和疑虑。

中法国情不同,北京与巴黎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可能将巴黎经验直接用在北京身上,但这些做法和决策考量,却是未来北京治霾的重要借鉴与参考。以善治的思路来治理雾霾,是巴黎带给北京的最重要经验。中法在广开经贸合作的同时,也应积极考虑环保合作的迫切性。雾霾问题长期、复杂,中国在经历雾霾的重重考验之后,治霾的经验教训,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输出,构建出立足中国、惠及世界的软实力和巧实力。

(作者单位: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政策研究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治霾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空气监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