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财政部力推PPP 打通混合所有制渠道

2014-05-13 09:10来源: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文丽 杜涛关键词:混合所有制PPP模式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语:一般PPP项目会做限制,不能让利润过高也不会让项目亏损,因为这是公共项目,如果架桥项目亏损,直接将桥封了也不行,所以这基本上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低收益的投资项目。

PPP模式(公私合作模式)是通过合作和管理过程,在不排除并适当满足私人部门的投资营利目标的同时,为社会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2013年年底的财政工作会议,财政部就专门召开了PPP专题研讨会。财政部年度工作已经正式把“推进PPP概念”和“机制创新”作为重点。这样的工作部署也体现在今年年初的财政工作会议上,会议花费大量时间启动PPP机制建设的动员,并做全系统的培训,由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亲自主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PPP打开了在法制化的曲线下,进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渠道。财政系统相关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楼部长特别强调,他最推崇的是所谓狭义PPP的标准形式——SPV。所谓“狭义的PPP”,是指政府与私人部门组成特殊目的机构(SPV),引入社会资本,共同设计开发,共同承担风险,全过程合作,期满后再移交给政府的公共服务开发运营方式。

目前,港铁参与投资建设并负责运营的北京地铁四号线,采用的就是PPP的运作模式。北京地铁14号线也将采用PPP模式:该地铁线路全长47.3公里,预计将在2015年年底之前全线开通,包含37个车站,总投资500亿元人民币,特许经营30年。

PPP模式在国内发展迅猛,但在快速发展带来利益的同时,一些隐患也慢慢凸显。法国威立雅公司,一直被专家认为是PPP模式实践较好的例子,而日前,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却将其推到风口浪尖上。伴随水污染事件在国内不同城市频现,PPP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平衡

当下,尤其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PPP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受到地方政府的热捧,地方政府纷纷举办PPP专题培训班、调研研究等活动。不过,要在项目的公共利益与企业利润之间比例得当,仍有许多问题亟待找到“平衡”。如果地方政府只将PPP作为一种融资方式,而忽视目前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预计将很难达到最初的目的。

“PPP进展到现在,项目出问题的,多是早期运作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即在项目早期就存在隐患,例如早期企业是与政府这个领导班子签的项目,结果领导班子换人了,于是这个项目出现问题,留下隐患。”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告诉经济观察报。

“政府先要做的是观念上的转变,调试自己的心理,在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能一直处于强势,不能用传统的体制,不能用官位去管,要有契约精神和法律意识,履行在PPP项目中的义务。”金永祥表示。

而企业在与政府进行PPP项目合作时,诚信是第一要素。“不能因为这个项目不赚钱,就不管了,就丢给政府,企业自身也要有契约精神,这方面我觉得威立雅做得不错。”金永祥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混合所有制查看更多>PPP模式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