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访谈正文

环保产业调查急需常态化

2014-05-14 10:54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秀凤关键词:环保产业环保服务业环保产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将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编制中国环保产业供求指南、环保服务业发展白皮书,提出政策建议等,进一步指导产业健康发展

记者:本次调查的数据将如何使用?

科技标准司负责人:本次调查共获得了400多万个数据。《公报》作为官方发布的文件,具有一般体例和格式框架,要求对核心指标进行客观简练描述,不宜包括深入分析。为了充分利用调查数据,根据2011年环境保护相关产业调查数据,除了今天发布的《公报》之外,我们还编制了综合分析报告,从环保产业发展阶段、布局与结构、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外部贡献、发展趋势等各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为相关方加深对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了解提供参考。

下一步,我们还将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编制中国环保产业供求指南、环保服务业发展白皮书,提出政策建议等,进一步指导产业健康发展。

如果将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和环保产业混在一起表述,将使“污染治理”这一主角退居陪衬和从属地位。按此口径考查环保产业,很容易产生“虚胖”印象

记者:本次调查在范围确定时,对非国有法人为什么做了年营业收入200万以上的限制?

科技标准司负责人:1993年调查和2000年调查没有年营业收入的限制。在2000年调查结束后,我们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反映出我国环保及相关产业从业单位中小型单位数量占总单位数量的85%以上,但其对产业总收入的贡献率在10%以下。

考虑到调查的工作量以及代表性,从2004年开始,对于非国有法人,调查范围限定为年收入200万元以上。本次调查延续了这一口径,也便于和2004年数据进行比对。

记者:为何将环境友好产品也纳入环保产业调查?将其纳入调查范围是否会对国家环保产业扶持优惠政策产生“稀释”作用?

科技标准司负责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但直接取决于污染源治理的成效,也在很大程度上与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推动环境保护,除了需要发展环保产业,环境友好产品及相关产业也要大力发展。所以,环保产业和环境友好产品产业共同构建了环境保护发展的产业基础。

当然,我们也已经发现,将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和狭义环保产业混在一起表述容易给社会各方带来误解。比如,此次调查反映出环境友好产品的产业规模就远大于环境保护产品和服务,两者经济规模之比约为1:5。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环保服务业查看更多>环保产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