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解码中外能源合作新格局

2014-05-16 15:07来源:中电新闻网- 颜新华关键词:能源铀资源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大国关系是影响合作的关键因素

问:近年来,我国在与亚洲各国的能源合作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一些来自于当事国本身,一些则来自于周边大国的干预,我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存在哪些变数呢?

许勤华:中亚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加上丰富的能源资源储藏,吸引了世界主要国家在此角逐。加上该地区历史多样化、民族和宗教多样化、文化多样化,导致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了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从长期来看,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确实是会遭遇一些挑战和竞争。中国与中亚国家有着3000多千米的共有边境,地理存在固化了双方的地缘关系,进而加强了双方的能源关系。

能源首先是一种商品,其第一属性是经济性,经济利益是推动中国与中亚合作的决定性变量。至于在该地区的大国关系,则是影响合作的关键因素。

油气进口“四面输入”格局基本成型

问:目前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主要反映在油气上,尤其是进口天然气,这对于缓解我国“气荒”问题有何意义?从更广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在周边邻国包括东南亚国家都有天然气合作,您能否从整体上阐述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油气合作,以及目前中国与亚洲国家的油气合作格局及战略。

许勤华:从进口角度看,中国并没有“气荒”,自产加上进口,在供应量上已经足够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输送和消化这些能源。之所以有“气荒”,原因不在上游,而在中游和下游,因为进入消费端,有的管道需要新扩建,有的煤改气改造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不只是气源的问题。 随着中国能源“走出去”战略的日益深化,自2005年至今,中国油气企业完成了自境外陆路引进油气的管道布局。无论是2006年年底的中哈石油管线、2010年中俄石油管线的开通,还是中亚(中国与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管线和中缅油气管线的开工,都标志着中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及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自此,随着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确定,我国的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陆上(中缅油气管道)和海上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基本成型,有利于实现油气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