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基于制度路径的能源发展转型

2014-05-19 09:31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陈柳钦关键词:能源转型能源战略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没有通用的能源战略,只有最合适的能源战略。坚持把一般原则、普遍规律和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制定顺应趋势、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能源战略、能源市场和能源政策。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加以保障,能源的供给和需求问题将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长期性问题,以能源效率为出发点,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发展转型路径,用产权效率与政府公平来推动能源集约发展和清洁发展,实现低碳、多元、可持续的能源发展转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要探寻由粗放型能源利用向集约型能源使用方式转变,由高碳能源、低碳能源逐步向无碳能源和碳循环过渡,是中国能源发展的迫切选择。

任何国家的能源转型都是极为艰难的,中国亦不例外。中国能源产业发展虽然已经走过了60余年历程,可一直是带着政府配置资源的优势与“硬伤”在曲折前行。期间虽有向市场经济渐进的方面,但资源权属构筑的垄断篱笆一直未能打破。中国国企改革已历经30余年,能源领域的国企特别是央企改革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投资产权的改革还有许多可以突破的地方,但更为基础的改革—资源权属的改革亟待推进。从资源出发,能源无论在哪个阶段或环节,其结构与绩效都受困于资源权属配置的初始安排。能源发展转型如果是市场转型,首先就要突破资源权属的垄断篱笆,否则不仅会影响能源转型的质量与速度,而且会拖累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

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而言,经济转型存在着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根本性的经济转型,例如英国的工业革命,从有机能源向无机能源的经济转型;另一种是渐进式的经济转型,像美国等工业国家的后工业革命,仍是以矿物能源为主的经济转型。尽管后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并不亚于工业革命,但工业革命更是一种“质”的转型。毋庸讳言,世界各国均逃不出这一基本框架,而目前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更迥似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转型,是一种朝着试图发生根本性经济转变的方向发展的转型,例如对风能、太阳能的利用就是一种螺旋式的更高层次的有机能源利用的回归。相对于历史上煤炭替代柴薪和石油替代煤炭,当前的能源发展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主要为政治因素驱动,制度扶持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任何制度转型过程都是通过改革或革命来实现的。市场饱和与能源变革是完成转型必不可少的两个前提条件。市场能推动经济达到一个转型的临界点,但却不能单独支撑,完成这种转型的任务。历史已无数次证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如果未发生相应的能源变革,经济往往会走入一个衰退期。加快能源发展转型不亚于一场革命。美国为了实现全球战略中心的转移,推动能源革命的目标是能源独立。中国为了掌握国际能源发展趋势,满足国内经济稳定持续发展,能源发展转型的第一重点是保障能源安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转型查看更多>能源战略查看更多>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