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特高压工程建成后 山东将会年减少省内标煤消耗6000万吨

2014-06-12 09:54来源:大众日报作者:孙华 侯婷 徐宁 崔关键词:特高压外电入鲁电能替代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9年9月,山东电网与华北联网的第二条通道500千伏黄滨双线建成投运,山东电网接纳省外来电的能力提高到350万千瓦;2010年11月,世界首条±660千伏银东直流极Ⅰ投运,山东电网接纳省外来电的能力再增200万千瓦;2011年2月,银东直流双极投运,山东电网接纳省外来电的能力达到750万千瓦。

750万千瓦,相当于2013年全省全社会用电负荷九分之一,可满足济南和青岛两个城市的用电需求。至此,全省每九盏电灯就有一盏由外电点亮,全省每年的能源消耗量因外电降低5%。

2011年以来,借助三条“外电入鲁”输电大动脉,山东每天接纳约1.3亿千瓦时“外电”,相当于每天用载重40吨车皮运送标准煤80节。三年累计接纳省外来电148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消耗约5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1亿吨、二氧化硫14.5万吨。

三年来,面对全省用电量年均9.7%的强劲增长,在省外来电的有力支持下,全省没有发生一次拉闸限电,连续三年保持了电力总体平衡,每年拉动全省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

据国网山东电力有关负责人介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2012年发电量为980亿千瓦时,全省通过三条“外电入鲁”大动脉年均接纳省外来电近500亿千瓦时,相当于半座三峡电站,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不言而喻。

山东是工业大省,也是能源消耗大省。山东每年消耗的煤炭约占全国的1/10,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居全国第一。山东电网火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90%以上,2013年电煤消耗约1.7亿吨,80%以上的电煤需要从省外调入。

为了推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2013年山东省出台规定限制煤炭消费:到2015年底实现“不增反降”,2017年底力争比2012年减少2000万吨,202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重力争降到60%左右。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电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大背景下,“外电入鲁”成为山东经济高增长、低排放的绿色希望。

“摆在面前的无非两条路,一是淘汰能源消费终端的落后产能,二是降低能源生产领域的煤炭消耗。近三年的‘外电入鲁’实践证明,后者的效果更好,投入更小。”省经信委电力处相关负责人分析说。

但以目前的“外电入鲁”规模,已经难以满足山东的大气污染防治需求,急需“特高压入鲁”支援。被誉为“电力高速路”的特高压电网具有输电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损耗低的优势,并在国内多个省份实现了安全经济运行。

与直接的节能减排相比,“外电入鲁”还“倒逼”了电源结构调整,助推绿色能源发展,推动发电企业向风电、太阳能等绿色装机转型。据统计,2013年,山东电网全年新增加并网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130万千瓦,新增并网清洁能源机组首次超过新增火电机组。当年,山东电网清洁能源机组发电124.1亿千瓦时,比前一年增长了31%,占全省全年社会用电量的3.1%。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外电入鲁查看更多>电能替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