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张北电池储能并网试验示范基地
建成于2010年,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电池等储能系统3MW,直接并入35kV电网。是国际上首个开展大容量储能系统并网特性研究与检测的实验室;储能提高可再生电源接入能力的应用技术并网试验平台;多种类型电池储能装置的并网特性试验与检测物理平台。
主要开展工作:提高新能源接入应用工况下,电池储能系统并网特性试验;多类型电池储能联合应用试验;储能电站的综合试验运行。
3)深圳宝清电池储能电站
建成于2011年,安装4MW/16MW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用于城市电网开展调峰填谷以及调频运行与试验。
4)辽宁卧牛石风电场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电站
建成于2012年底,安装5W/10MW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用于50MW风电场友好接入的运行与试验示范。
5)福建可移动式电池储能示范电站
125kW/250kW˙h可移动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安装在用户低压侧用于削减峰值负荷以及应急保电。2011年以来在安溪炒茶负荷侧开展运行,在采茶季节应对高峰用电期间发挥作用。
三、大容量储能及其应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储能在新能源接人中的作用从时间维度可以分为短期、中期、中长期和长期的应用,从空间维度可以分为电网侧、新能源发电侧和负荷侧的应用,其中电网侧的应用类型比较丰富。
相关的技术主要包括储能电池本体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并网检测技术、运行控制技术、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多功能综合应用技术、广域优化配置(规划)和协调运行控制技术等。
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是制约储能系统大规模应用的瓶颈,要解决的的关键问题是增强和提高储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响应时间储能效率、循环性能、经济性和可靠性等。目前的研究热点包括: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设计开发;利用传感等实时监测和先进电源管理技术解决锂电池安全性问题;深入认识锂空电池充放电化学反应过程,开发性质稳定的电解质,优化设计电极结构,实现实用化等方面。
储能系统大规模集成技术包括大容量电池成组技术、变流技术和规模化集成技术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如下:
1)大容量电池成组技术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成熟的标准化的电池成组技术,总体发展趋势是:采用大容量单体电池,降低电池系统串并复杂度;利用电池成组和管理成组技术弥补电池一致性差异;采用基于电池标准模块的储能系统大容量化技术。
2)储能系统用变流技术的难点是:实现控制功能多样化,提高动态和稳态性能;与电池管理系统配合,实现储能电池的优化控制;实现多台变流器并联;通讯接口及协议不统一;缺乏统一的测试标准。未来发展趋势是模块化、标准化和集成化。
3)储能系统规模化集成技术不足是:储能电站的整体效率低于单一储能单元的转换效率2% -5%;储能电站整体响应速度比单一储能单元慢将近一个数量级;储能电站整体出力控制精度小于单一储能单元精度;储能电站的整体循环寿命小于理论预期值。未来发展趋势是模块化、标准化和大容量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30亿人民币增至45亿人民币,增幅50%。据了解,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冯康华,经营范围含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充电桩销售、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延伸阅读:《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锂电池储能技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革新。2025年,储能市场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重构”,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变量。海内外市场2025年第一展开展在即,将开启了一年一度产品、技术比拼的“盛大狂欢期”。此文将罗列锂电池储能十大技术进化趋势预测,涵盖热管理、系统架
当地时间2月14日,马来西亚砂拉越州总理拿督阿邦佐哈里(DatukPatinggiTanSriAbangJohariTunOpeng)率政府代表团,专程视察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江苏院总承包建设的赛京卡特60兆瓦/82兆瓦时电池储能电站,高度评价该项目在砂拉越能源转型中所发挥的示范作用。作为马来西亚首个公用事业级储能项目,赛京卡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储能科学作为一门信息密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迫切需要新研究方法以应对其日益复杂的难题与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在文本处理、信息收集与整合、图片与视频生成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应用也在逐渐延伸至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并在提升科
2月15日,在绿色低碳发展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城大有协合高邮周山镇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江苏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城大有在长三角地区布局的又一标杆性储能工程,将为高邮及周边区域电网稳定性与清洁能源消纳提供重要支撑。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新型储能技术成为破解新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珠海市政协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聚焦“推进珠海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八个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充分协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力珠海高质量发展。“推进珠海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课题中提到,开展“光储直柔”等先进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前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据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国能(雄安)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冯尚辉,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燃气汽车加气经营、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国家能源集团雄安能源有限公司、中国雄安
这个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票房成绩斐然,截止2025年2月13日,累计票房突破100亿,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20亚洲电影。这部影片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文化共鸣。当《哪吒2》再次点燃“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宣言时,中国储能行业也正上演着现
北极星储能网讯:2月12日,深圳市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印发《深圳市光明区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文件支持的对象包括从事电化学储能、氢能、光储一体等新型储能产业研发、生产和服务的市场主体,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机构。对于围绕电化学储能领域在光明区投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3日,西子洁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介绍参与的国能河北龙山600MW火电机组“抽汽蓄能”熔盐储热灵活性调峰科技示范项目已于2024年12月28日投入试运行,该项目为全国首个采用新型储能技术的项目,具备提升深调能力、增加顶峰能力等多项性能指标。此外,2024年公司新增订单58.52亿
自然界中钠储量丰富,其地壳丰度是锂元素的400倍以上。如果将其中1%做成钠电池,按照全球储能每年新增1TWh计算,能满足150亿年的储能需求。但是时至今日,钠电的发展不及预期,这让大家产生了两大认知误区,即钠离子电池市场容量小和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慢。12月12日,海辰储能在其第二届生态日上发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4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龙源电力集团共享储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第四批储能电站预装式变流升压一体舱框架采购公开招标。公告显示,本项目预估量为500MW,分为2个标段,标段1预估量为300MW,标段2预估量为200MW。投标人资格要求明确,须至少具有国内200MW及以上规模储能变流设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4日,中城大有淮安金湖银涂电力储能电站项目电力设备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并网条件。该项目是中铁十四局承建的首个电力储能电站项目。项目位于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新建设150MW/300MWh储能电站一座,采用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系统,占地约35亩,预计年平均放电量为73313.11MWh。该项目
“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03.3吉瓦。”8月25日,CNESADataLink2024上半年储能数据发布会在苏州召开,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海生发布2024上半年储能数据。陈海生介绍,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03.3吉瓦(包括抽
经过长时间的拖延,投资者将能够在近12亿列弗的帮助下实施储能项目。能源部根据国家恢复和可持续发展计划(NRSP)启动了“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储能基础设施”(RESTORE)程序。该程序提供了显着增加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的机会。能源部长弗拉基米尔·马利诺夫强调说:“在恢复
根据欧盟国家援助规则,欧盟委员会批准了一项177亿欧元的意大利计划,用于支持建设和运营集中式电力储能系统。该措施有助于实现欧洲绿色协议和“Fitfor55”一揽子计划的目标,使可再生能源能够融入意大利电力系统。意大利的计划意大利公布的计划将支持建设总容量超过9GW/71GWh的储能设施。该计划将持续
一篇关于为什么拥有大型水库的水电站将越来越有用的文章。关于储能的讨论已成为能源领域的焦点,而且这一趋势无疑将持续下去。在深入探讨电力行业的储能时,讨论的焦点往往是电池、飞轮、氢气等附加组件。尽管如此,我们讨论的还是一种已经存在的可再生能源储能:大型水库水力发电【1】。我们有多少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南都电源6月5日针对“公司存货大幅增加”有关问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存货有所增加主要系公司业务转型,新型电力储能业务占比增加,大储业务多为项目制,相对周转期较长。同时,因业务增长公司也会根据在手订单情况,进行一部分原材料储备。
工作32年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高级专家张宇潜心攻关储能、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领域的技术及应用难题,曾获得“IEC1906奖”等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依托“大容量钠硫电池研制及兆瓦级储能系统开发与示范”科技项目,国网上海电力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联合开展用于大规模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三峡上海院消息,近日,三峡上海院成功签约纳米比亚首个电力储能项目——奥姆布鲁54兆瓦/66.36兆瓦时储能项目的设计任务。项目业主为纳米比亚国家电力公司Nampower,德国FichtnerGmbHCo.KG担任咨询,德国复兴银行提供融资,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项目位于纳米比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鞍钢联众电力储能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第一名中标候选人: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第二名中标候选人: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名中标候选人:广东大唐国际电力营销有限公司招标文件要求如下:
2022年9月29日,第十四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南京盛大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双碳战略下的电气装备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来自全国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用户单位的200名专家、代表现场出席了本次盛会,共同研讨新形势下电气装备领域产业发展和创新方向。论坛全程进行了现场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2014第九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于2014年6月21-22日在北京举行,其主题为“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电网技术和装备”,来自全国产业界和科技界的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本次盛会。作为此次盛会的主题板块之一的——2014年度“十大电气创新企业及十大电气创新产品”发布活动,向行业公布了包括“十大电气创新企业”、“十大电气创新产品”的研究硕果。2014年度“十大电气创新企业
2014年6月21-22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2014第九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电网技术和装备”在北京铁道大厦盛大召开。来自全国产业界和科技界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出席本届论坛的领导和专家有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孙昌基,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庆波,原机械工业部电工局局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鹤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郝玉成,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师
6月21日,第九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主题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电网技术和装备)在北京召开。在会议上,北京电工技术学会微电网专委会、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宏对区域新能源微电网的规划做了研究报告。北极星电力网为网友整理报告内容如下:受国家能源局和北京市发改委委托,北京电工技术学会承担区域新能源徼电网(县级)规划编制工作。国家能源局委托函的精神是:分析某县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和分布式特点,预测不同区域各种用能需求;结合可再生能源资源特点及能源需求特点,合理确定新能源微电网供电区域,各种可再生能源开展配比,最大比例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科学设计各
2014年6月21日,第9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主题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电网技术和装备)在北京召开,在会议上中科院院士周孝信对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及供应、电力流预测与分析、未来主干输电发展模式及面向未来电网的关键技术等几方面做分析报告。北极星电力网为网友整理报告内容如下:一、中长期(2030 - 2050年)电力需求和供应预测以节能优先、最大限度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电量比重为原则,按照2030 - 2050年期间人均用电量分别为7000kWh、8000kWh、9000kWh三种情景
在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宏介绍了微电网的定位、边界、容量及典型模型造价分析。北极星电力网整理内容如下:微电网的定位:微电网是接入分布式发电的配电子系统:它的本质是一个智能配电网;微电网应该是分布式发电与大电网之间的桥梁;微电网能够促进分布式发电高比例的接入上级电网,减少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对于电网的冲击,从而促进分布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总之,大电网的归大电网,电源的归电源,微电网是桥梁。让接不了的分布式发电能高比例接入,让不好用的垃圾电变得优质好用。让电力用户得实惠。综合各方情况,现
8月19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协会主办的“2012第七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智能配电装备与技术、电能管理技术“圆满结束。此次论坛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顺电香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冀北电力公司协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等支持举办。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处长董秀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王锡凡、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鹤良、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智能电网设备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奖利、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李鹏等领导专家出席了本次
中国北京,8月13日,中国电工学会举办的“2011第六届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隆重召开。成功召开六年的“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是中国电工学会年度全国性重大会议,也是为促进行业创新工作而提供服务支持的重要措施之一。塬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沈烈初、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鹤良等相关领导参加了本次论坛,对电力装备发展前景做了重要讲话。中电电气集团及时抓住媒体先机,由市场中心协调组织,汇集集团叁大产业,将电力变压器、太阳能光伏、电力电子齐聚论坛,一举夺得&ld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