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华能清洁能源研究所院长许世森:二氧化碳捕集与绿色煤电项目最新进展

2014-06-24 09:13来源:北极星节能环保网(独家)关键词:洁净煤华能IGCC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月12-13日,“第十三届洁净煤论坛2014”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以“亚洲新能源局势下的洁净煤产业动态聚焦”为主题,来自中国煤炭协会、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美国能源部、中国华能集团、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嘉宾集聚一堂,探讨国际洁净煤产业趋势解析与展望、大型燃煤发电项目建设新进展及产业新规划、煤炭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产业前沿技术聚焦、前沿洁净煤技术聚焦及案例分享等热点问题。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所院长许世森做了主题为“二氧化碳捕集与绿色煤电项目”发言。下面是由北极星节能环保网整理的会上发言:

今天主要讲一讲燃烧前CO2捕集和燃烧后CO2捕集,讲一讲华能在这方面的研发和示范,我们都知道电厂CO2捕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美国现在有8个大的CCUS的示范项目,涵盖了燃烧后CO2捕集(常规电厂烟气CO2捕集)、燃烧前CO2捕集(主要基于IGCC)、富氧燃烧,美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8个CCUS示范项目,有一个是燃烧后捕集,三个是燃烧前捕集,还有一个是富氧燃烧,还有三个是煤化工捕集,煤化工捕集也可以归在燃烧前捕集,应该说这三种模式都是未来燃煤电厂捕集CO2的主要方向,这些技术哪一个更优,现在还很难讲,还需要进行示范,美国也在示范,中国也在示范,而煤化工的CO2捕集在成本上更有优势,可能是优先发展的机会。今天我就介绍一下我们华能集团燃烧前和燃烧后CO2捕集所做的工作,美国经过实验数据显示燃烧前CO2捕集更有优势,IGCC比常规电厂CO2捕集成本要低,尽管IGCC比超超临界的成本要高,但是捕集CO2的成本低,所以总的成本会低。而天然气的CO2捕集比燃煤的还要高一些,与超超临界相当,当然同等容量天燃气排放的CO2要比燃煤的少,所以成本要低,但是比IGCC的要高,最后加起来还是IGCC的成本要低一些,这个观点还是比较正确的,现在IGCC加上CCS和超超临界加上CCS,目前是不是就是这样一个状况从中国和美国的实验情况来看,还不一定。不一定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统一的是燃烧前比燃烧后在捕集部分的成本要低,但是IGCC本身的造价比超超临界的造价要高。我下面介绍我们现在在做的5个项目,其中有2个是IGCC和CO2捕集相关的内容,另外一个是煤化工的CO2捕集,还有一个是和延长石油的合作,剩下两个是燃煤电厂的CO2捕集(燃烧后),还有一个是天然气燃烧以后CO2的捕集。

说说绿色煤电的项目,2004年,华能集团倡导联合国内五大发电公司、两大煤炭公司等八家公司联手做的面向未来的技术,当时得到国家高度重视。这个项目是04年、05年制定的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设IGCC,中国之前是没有IGCC的,所以首先要补上这一课,实际上是05年到10年这5年,重点是建设中国第一个250MW的IGCC,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就是基于IGCC的电厂来捕集CO2做一个示范,做一个6万吨-10万吨的燃烧前CO2捕集示范,等第一阶段的运行正常了以后,第二阶段示范试验完成以后,我们就启动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就是要建成一个400MW-500MW的近零排放(包括CO2排放在内)燃煤样板电厂,达到天然气排放的水平。最近国内在说的是常规燃煤电厂在做深度净化,燃煤电厂的排放要达到天然气电厂的排放水平,这里有一个误区,我们国家天然气电厂的排放标准是氮氧化物50mg/m3,二氧化硫35mg/m3,粉尘是5mg/m3,达到天然气电厂的排放标准不等于达到天然气排放的水平,燃煤电厂要达到天然气的水平实际上是非常难的,但是走IGCC的路线就有可能达到。应该这样讲,常规电厂进一步的深度净化是非常必要的,要想达到近零排放,是非常难的,但是走IGCC的技术路线,就有可能实现。IGCC是“十二五”国家863的重点项目,CCS是“十三五”的国家重点项目,也代表了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目前IGCC的电厂也是按照天然气电价的水平在运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