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技术评论正文

李克强访欧之行:“深耕”欧洲放眼全球

2014-07-02 15:57来源:中国政府网作者:袁震宇 陈二厚 明金维关键词:能源合作核电技术李克强访英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会见英国女王、300亿美元大单、智库演讲、比雷埃夫斯港、海洋观……这些关键词,勾勒了刚刚结束的中国总理欧洲之行的轨迹。

6月16日至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英国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并对英国和希腊进行正式访问。

短短6天里,李克强密集出席30多场活动,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理念,宣示中国主张,得到国际媒体广泛关注,在欧洲掀起舆论热潮。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与往访国双边关系的范畴,对中欧合作、乃至全球经济,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经贸+文化:双轨并行

“我们的合作关系是真正的增长、改革与创新的关系。”——英国首相卡梅伦,6月17日,与李克强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

中欧经贸关系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经贸关系之一。中国总理访欧,经贸议题自然居于核心位置。

在伦敦,被外媒称为“中国品牌运营CEO”的李克强和卡梅伦共同见证了双边金融、科技、教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政府和商业间协议总额超过300亿美元。根据17日发表的中英联合声明,两国将继续致力于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

数字固然令人振奋,更为可喜的是中英合作质量不断提升、内涵不断深化。正如李克强所说,这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有质量、更深入的投资关系;中英合作不仅双赢,并会走向第三方,让世界受益。

同时,在中英合作的不断深化中,中国也将获得技术、管理和金融服务等先进经验,助推自身发展升级。“在金融领域,中国需要英国,正如英国需要中国,”英国《独立报》如是说。

英国拥有活跃的金融系统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能源和环保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庞大的外汇储备,以及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此次中英在两国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并确定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清算行在伦敦承担人民币清算业务。

在雅典,中希两国签署了双边文化、经贸、投资、海洋、防灾、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多个合作文件。其中尤以海洋合作最为引人注目。

李克强在中希海洋合作论坛上指出,希腊是世界船舶运力第一大国,中国是世界船舶制造和货物进出口第一大国,也是希腊船东最主要的造船基地。双方合作正在向以航运为龙头的全产业链扩展,覆盖工业和服务业诸多方面。中希着力开拓航运合作互利双赢。

原标题:李克强访问英国希腊:“深耕”欧洲放眼全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合作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李克强访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