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超洁净排放:煤电绿色发展新方向

2014-07-04 12:50来源:新华网作者:邹春蕾关键词:火电企业燃煤电厂火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理性看待“超洁净”排放

在解释为何会出现这种反差之前,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目前,燃煤电厂的烟气污染物治理情况究竟如何?毋庸置疑的是,在大气污染物治理方面,因为有国家标准悬在头顶,再加上电力企业自身对环境治理的责任感,电力行业确确实实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确实存在国家标准几经调整、技术不成熟、企业经营压力大等现实问题。

“诸多原因致使我国火电厂在脱硫、脱硝改造方面的工作做得并不到位。脱硫工作由于较早开展,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成以上,但设备运行的程度值得关注;而脱硝工作开展起来难度极大,尤其是中小火电企业购买脱硝设备的积极性并不高,设备利用效率同样不容乐观。”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告诉记者。

既然如此,为何“超洁净排放”“近零排放”“接近燃机排放”的理念大受推崇?一位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人士告诉记者,最初“超洁净排放”是一些环境治理企业在推广技术和产品过程中的造势。事实上,通过技术的发展和升级,在满足一定的工况条件和燃煤情况下,确实能够实现 “超洁净排放”,也因此出现了上海外高桥第三电厂以及神华国华电力舟山电厂等范本工程项目。

在国家加大对污染物治理力度,且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背景下,这一理念理所当然会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不过了解情况的人会发现,电力企业对“超洁净排放”的态度,分成了鲜明的两种。一种是热情高涨,一种是倍感压力。“热情高涨的一方,通常是大的发电企业,由于 对污染物治理布局较早,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且经济实力雄厚,因此积极地通过试点示范的方式,提早探索,为未来的发展续集能量。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发电企业,总装机量不大,改造压力较小,因此有将污染物治理一步到位的想法。而倍感压力的一方,就是目前面临污染物治理和企业经营双重压力的电力企业,若再提高标准,可能真的超出其能力范围。”该人士表示,“超洁净排放”对前者而言,是竞争力的提升,对后者而言,则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从理论上来讲,‘超洁净排放’更多的是增强火电企业自身的治污能力,能够在部分指标上符合天然气排放标准。但要做到‘超清洁排放’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如脱硫脱硝设备的引入、除尘技术的采用、中小产能的淘汰都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对部分火电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压力。”任浩宁也秉持同样的观点。

诚然,地方政府和电力企业主动探索,将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展示自我实力、承担自身责任的表现,应鼓励越来越多的有能力的企业向“超洁净排放”努力,为未来行业的大气污染治理更上一台阶积累经验。但若将这一标准强加于大多数企业,目前来看还缺乏现实基础。正如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所言,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污染物治理都必须下决心,且要保持理性。污染物的削减不能仅靠已获得高分的企业将分数冲刺到100分,应尽快帮助不合格的企业将分数提上来,毕竟这一部分还占大多数。

原标题:超洁净排放:煤电绿色发展新方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企业查看更多>燃煤电厂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