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评论正文

寻求储能电池产业化突围

2014-07-07 16:16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关键词:储能电池微电网储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几年前,严川伟团队还布局了溶液物理化学研究,现在已经构成研究组差异化发展战略的一个亮点,也将成为后续持续竞争力因素。

“我国的储能电池研究水平与国外发达水平处于同一个量级,甚至在基础方面更先进一些。”严川伟说,“从技术研发角度出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清华大学和中科院金属所是国内开展工作较早且坚持持续深入和系统研究的单位。”

在储能电池行业,严川伟列举了住友电工、大连融科和北京普能不仅在电池堆结构技术方面占优,还开展了多个较大规模的示范乃至商业性工程,在产业化探索上处于国际领先位置。这也让严川伟看到了落差。

寻求产业化突围

作为一支科研团队,严川伟意识到在产业化推进方面,自己团队已经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团队必须加强与产业界更深度的合作。“这既是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支撑技术研发的需要。”

技术的产业化是实现创新者及其科学成果价值的一种综合操作,是一个涉及投资、商业经营、技术产品开发等的系统工程,需要高度的组织和领导。严川伟表示;“我们科研人员不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导阶级,产业化必须由企业来领导和主导。”

围绕社会需求和用户需要来做事,以解决问题为原则,这是严川伟团队始终坚持的。

在腐蚀防护方面,团队进行集成创新,即整合现有腐蚀理论和一切可利用的现代技术成果,为用户解决腐蚀瓶颈问题,努力成为某领域装备创新发展的可靠支撑者、合作者;在储能电池方面,团队针对降低电池成本、提高可靠性,与产业界深度合作互动、全力攻关。

在严川伟眼里,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发展主要有以下模式:“车库创业”,科学家或技术创新者变成企业家;以技术入股,与资本和成熟企业家基于现代企业制度/规则的合作;加入企业主导的创新体系,这与当前“站街式”的随机服务有根本性不同,是按所承担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拿出确切结果。

原标题:严川伟研究员:寻求储能电池产业化突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电池查看更多>微电网查看更多>储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