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环境治理:政府要能花钱会花钱

2014-07-09 09:22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作者:陈湘静关键词:环保投入环保产业环境服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经济学理论,“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行动不能增进经济效率或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了那些不恰当的人。不甚准确地套用下这个概念,我国环境财政投入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效率低下,且投入的方向有偏差,存在显著“失灵”。

最近和不少人谈到环保,都说到了投入的问题。而对于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而言,问题并不简单只是加大财政投入而已。中国环保投入体制机制正在呼吁一场从理念到实践的变革。

环保投入依然没有硬性约束

撇开投入效率暂且不表,我国目前环保投入总体上仍然处于不够的状态,特别是相对于环境欠账严重、污染负荷持续增加的现实,现有投入力度显得还非常薄弱。根据相关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总额21623.1亿元,仅占全国GDP的1.4%。这一比重显然与日、美、德等发达国家2-3%的水平还有显著差距,况且发达国家这一投入水平的前提还是已经渡过了资源环境负荷的高峰期。

尽管环境保护早已成为国策,近两届政府也都在理念、政策上将之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但现实是,节能环保时至今日仍然是财政支出比例榜单上的“最后一名”,也是公共财政支出中总量比重最小、增速最慢的。即使同为支出后进生,2012年,财政中教育支出与节能环保支出也相差了6倍以上,且前者有法律保障。

但遗憾的是,即使在升级版的环保法中,也并没有对地方政府的环境投入予以硬性约束。

是没能力还是不愿意?

财政资金支持不足,限制了其对社会环境保护资金的拉动效应。据悉,目前国内省市只有上海、广东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的环保投入。

而一个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的现实是,由于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严重不匹配,转移支付体系、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环境税费等环境财政体系的不完善,相当数量的地方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中确实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政府环保支出的能力和意愿也差别较大。

笔者听到过三个例子,可以从不同层面说明从中央到地方对环保支出的认识和意愿尚没有做到与宏观政策“同行”。

其一,我国的生活污水污泥普遍没有得到妥善处置,对土壤和水的污染可谓触目惊心,如此作为已经令污水处理行业饱受诟病。根据业界估算,全国主要城市相关的污泥处理处置投入为360亿元左右,不过是“十二五”水污染治理投资的8%左右。据悉,目前工作进展非常缓慢,投入不到位是重要原因。

其二,某城市一年污水排放量为13亿吨,只要每吨投入补贴改造和运营费用1块钱共计13亿元,便可以显著提升水质,改善水环境。但当地政府表示筹资困难。但他们可以做到多年来坚持对公交系统进行补贴,以维持全国最低水准的公交票价,每年此项金额投入超过150亿元。试问,究竟哪一项民生工程对居民生存质量更为紧迫和关键,答案显而易见。

其三,一位市政设计院总工说,某城市政府很痛快地通过了花400亿元修30公里地铁的设计方案,却对一个8000万元改造升级污水处理厂的方案提出缩减预算的要求。

能花钱不如会花钱

根据经济学理论,“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行动不能增进经济效率或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了那些不恰当的人。不甚准确地套用下这个概念,我国环境财政投入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效率低下,且投入的方向有偏差,存在显著“失灵”。

这其中有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公开不透明不规范问题,但根源还在于我国环保财政投入缺乏顶层的科学设计。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建设环节也止步于建设环节的后果,使得有限的投入不仅与最终的治理效果脱节,事实上还抑制了社会资本进入其本可以发挥所长的领域。

因此,政府如何学会花钱的问题,眼下非常紧迫。从去年的大气治理计划开始,水、土壤也都将进入万亿元级的投入行列。以目前有限的投入如何来吸引社会投资?如何将问题导向型的应急式投资,转变为长期、持续、稳定的长期投入?恐怕这些问题都将成为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要课题。

原标题:环境治理,政府要能花钱会花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投入查看更多>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环境服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