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电能提供清洁、安全的电力供应,缓解地区能源资源供给与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但在针对内陆核电的各种质疑中,安全性首当其冲。笔者认为,虽然我国内陆核电仍是空白,但核电站的选址标准和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是接轨的,充分考虑地震、地质、水文、气象、人口和外部人为事件等诸多因素,内陆省份有足够好的条件建设核电站。而且,我国在核电选址及设计上具备了充分的安全考虑,地震等外部条件不会对核电站安全产生影响,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也不会对流域内的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在发生概率极低的事故场景下可以有效保障环境安全。
以下,笔者将从地震、水环境、安全保障三方面,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选址情况,分析内陆核电的安全性。
首先,地震对核电站的影响要考虑地震震源参数(震级)、震中距离以及核电站厂址特征和核电站抗震设计等因素。所以,核电站地震安全由两部分来保证,即选址和抗震设计。
根据法规要求,核电站在选址阶段要调查、分析该厂址地区、厂址附近(半径 5公里)、近区域(半径25公里)、区域(半径不小于15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地质情况。同时评价地震本身对厂址的影响、地震引发的海啸(滨海厂址)和湖涌(内陆厂址)及上下游水坝溃坝(内陆厂址)以及地面沉降、塌陷、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崩塌、液化、斜坡不稳定性等永久性地面变形等。
我国核电站选址时严格遵守《核电厂厂址选择中的地震问题(HAD101/01)》等法规要求,选址时已充分考虑了内陆的特殊性,诸如湖涌、跨坝、泥石流等特殊影响,可以通过适当的选址最大程度降低地震影响带来的影响。
虽然近年发生了一些强地震并呈现地震多发,但与国土狭小、处于板块地震带上的日本在核电选址条件上有显著不同,仅考虑地震情况下可选区域范围很大。以四川为例,根据国家地震局发布的《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汶川震中区域地震烈度(损坏程度)为11度,而同为四川的南充蓬安、宜宾等只有6度(距离震中约200km左右),核电站选址时需要遵守选址有关法规,避开汶川等发震构造地区,可选择四川省内满足选址要求的南充、宜宾等地区。
选址之后,核电站会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确定抗震设计输入(确定SL-1级和SL-2级设计基准地面运动)。经过抗震设防,保障核电站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包括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的完整性、在安全停堆条件下停堆并具备维持其安全停堆状态的能力,以及防止可能造成放射性对环境的照射事故或减轻事故后果的能力。
其次,核电站的常规岛冷却水取水保证率实际与一般火电厂要求是一致的,但核安全重要厂用水的保证率相对较高,因此核电站多选址于滨海以及有相当净流量的江河、湖泊(水库)旁边,一般不会选在缺水地区。以目前我国内陆核电站选址为例,厂址多位于长江、珠江以及松花江流域,这些流域相对水资源较丰富,有条件建设核电站。
与常规闭式循环冷却的煤电机组一样,内陆核电设计均采取闭式循环冷却的方式,可以减少从江河湖泊的取水量和温排水效应。采用闭式循环冷却的核电机组需要从江河湖泊中取水用以补充因循环冷却水塔的水汽逸散和排污等造成的水损失,但对核电厂而言,这部分水量低于1立方米/(s.台机组)。而真正用于冷却重要设备的重要厂用水量本身也不大(每小时约2500立方米/小时),其水损耗和补水量非常低,预计每小时不会超过100立方米,对于长江等水系而言这个补水量微乎其微。所以,在内陆厂址流域这种流量的取水保证率非常容易满足,即便是大旱之年也能够保障核电站安全用水需求。
我国核电站选址时也会依照水利部门的要求开展专门的水资源论证,充分考虑各类用户以及生态用水的需求,在此前提下论证可用水资源量是否能满足核安全用水和冷却水供应的有关要求,达不到条件的将不会进行选址,因此通过论证后的内陆地区核电站取水安全是有保障的。
此外,与沿海核电厂相比,内陆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需要考虑其对饮用水和灌溉的可能照射途径,这种影响会在选址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评估中充分考虑。国外大量内陆核电厂的多年运行经验和对排水水域长期环境监测的结果表明,这种照射途径对人体剂量的贡献处在环境本底辐射水平的涨落范围内。所以,国外核电站排水口所在的河段、湖泊或水库多兼顾有多种水功能(如饮用水、自然保护区、渔业、农业灌溉、旅游、工业用水等之一或组合)。而我国《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也规定:“槽式排放出口处的放射性流出物中除氚和碳14外其他放射性核素浓度不应超过100Bq/L;排放口下游1km处受纳水体中总β放射性不超过1Bq/L氚浓度不超过100Bq/L(筛选值)”。总β放射性不超过1Bq/L已满足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放射性指标要求。因此内陆核电站正常运行的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均有保障。
第三,尽管我国核电厂址安全条件远优于日本,不可能发生类似福岛的地震和海啸,但依然采取了纵深防御理念进行核电站设计、建造和运营,构筑安全保障体系。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 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十三五”及以后新建核电机组力争实现从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目前缓解超设计基准情况下严重事故的改进措施正在实施中,编制严重事故导则和加强超设计基准事故处理培训等管理改进工作也全面开展。我国核电站核安全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除了提升反应堆本身的安全,为防止类似福岛核事故后放射性污水向环境的泄漏事件,我国核电行业做了系列的研究开发,重点研究确保事故放射性污水“可存储”、“可封堵”、“可处理”和“可隔离”的措施,如利用抗震类厂房如反应堆安全壳厂房(其安全壳内自由体积比福岛沸水堆安全壳大10倍以上)、设置抗震类的废液滞留池和厂区贮罐等滞留、贮存放射性污水,并通过在线的或移动的处理设施对这些水进行处理;对电厂排水管沟上设置过渡段和控制闸门等紧急情况下实现实体隔离以及利用沸石等材料投放降低放射性物质Cs-137等;利用硅酸钠等阻水剂实现漏点封堵等。目前的结论是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可以作为“兜底方案”来确保内陆核电厂周围的水资源安全。
(作者为高级工程师,在火电和核电行业工作多年,目前从事核电行业分析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7日,中国核电发布2024年四季度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内陆核电目前尚无明确时间表。预计“十四五”不会放开审批,对内陆核电还是以保护厂址、继续研究为主。
我国各地区发展基础与发展条件差别极大,电力作为碳减排的主战场,电力碳排放如何在各地区进行分解将对利益格局调整产生重大影响。(来源:中国电力作者:冯君淑伍声宇吕梦璇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锚定在发展中促进区域相对平衡,统筹好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电力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行导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5日,湖北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咸宁市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风电光伏本地消纳制氢,提前布局新型储能设备。加快通山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清洁能源设施建设,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3000兆瓦以上。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壮
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政府11月15日发布《咸宁市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和用地等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不少于30家,省级不少于50家,绿色产品5个,绿色园区3个。咸
核电特点鲜明,是重点地区电网的坚强韧性低碳电源支撑,发展核电对优化能源整体布局、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下核电将发挥其独特的保障作用。核电既是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内低碳转型的主要本地电源,可有效助力煤电减量化发展,也是满足占比约40%~60%的基础电力负荷需求
第三代核电技术是未来全球核电产业的中流砥柱。(来源:“能源新媒”文/王建华李言瑞作者供职于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核电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形式之一。自1954年全球首座核电机组并网以来,核电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的清洁能源,并且现在仍是全球第二大清洁电力来
“预计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呈紧平衡态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3月26日召开的2024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表示。杨昆指出,2024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4.5亿千瓦,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
我国核能工业水平目前在全球处于总体领先地位,工程建设经验和人才资源丰富。现有的压水堆核电站运营安全纪录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岁末年初,国内外核能领域的消息不断。2023年12月1日,在阿联酋召开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40余个成员国共同发表《净零需要核能》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提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核电领域提案涉及加快实施核能“三步走”、核电纳入绿电体系、提高核能国际影响力……等话题,看看温枢刚、杨长利、
吉林省能源种类齐全,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水系发达;“风”“光”资源丰富和土地充裕,具备打造聚合风、光、火、核、储等多种元素的融合式大基地优势。吉林还是国家“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具备经济协同发展优势。同时吉林省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集“汽车产业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3月5日,在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感到鼓舞干劲、催人奋进,特别是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提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作为第四代核电机组——华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18日,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K-3)机组正式通过最终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K-2/K-3)全部交付巴方,再次验证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技术成熟性和国际市场适应性,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可推广的清洁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当前,位于广东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正加速推进,“进度条不断刷新,从今年起,4座抽水蓄能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推动广东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电站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62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变速抽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4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主题策划——电改“新”观察专题系列报道。其中报道了广东汕头的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并网后将以“市场电量+基数电量”模式结算的案例,以及即将投入商业运行的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的案例。2015年3月,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1日上午10时45分许,位于日本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附近的电源室发生火灾,冒出浓烟。据管理该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称,当时,核电站员工正在对3号机组的变压器防灾装置进行例行试验,由于电动阀门未能正常工作,员工在检查故障时发现火焰和烟雾冒出。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广泛应用在核电站、大型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及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由于研发制造难度大,长期以来只有个别跨国公司生产,且价格昂贵。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2025年第一批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名单》,昌江核电公司61人获颁“华龙一号”压水堆操纵人员执照,标志着中国华能压水堆操纵人员执照实现“零”的突破,为昌江核电后续冷试、热试、装料和商运等关键节点以及华能核电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拥有一定
2025年3月2日,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厂高温堆2号堆处于运行模式2(启动)。10:42,2号主氦风机电磁轴承控制系统故障导致停运,10:43,运行人员执行2号堆手动停堆操作,反应堆安全停堆。事件过程中,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厂高温堆2号堆处于安全状态,三道安全屏障完整,无放射性物质对外释放。根据《国际核与
据日本“山阴放送”报道,19日,位于日本松江市的岛根核电站发生安全事故,一名员工受伤后被紧急送医。据报道,在岛根核电站2号机组反应堆建筑内的放射线管理区域操作楼层,一名工作人员在确认空调设备启动时,不慎将手触碰到旋转部件,导致右手腕被割伤。报道称,该员工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无生命危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公布我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含分站)新设站备案及动态调整情况的通知,中广核工程成功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集聚高端人才、攻关技术难关的重要载体。此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成功设立,是对公司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产学
推进原创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随着AI技术的爆火,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与之相关的应用潜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
2025年2月2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国家电投集团召开核安全监管年度对话会,反馈重点关注的核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主持,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等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国家核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对《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开征求对《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加强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核电行业实
2月14日,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公司”)在京签署《核电耦合热泵储能调峰技术意向合作协议》并举行工作会商。中央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胜,工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宁小平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央研究院改革领导小组副
2月14日,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公司”)在京签署《核电耦合热泵储能调峰技术意向合作协议》并举行工作会商。中央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胜,工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宁小平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央研究院改革领导小组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