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环保部称两成土壤被污染 修复1亩地要花200年收入

2014-07-14 14:22来源:财新《新世纪》作者:刘虹桥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修复微生物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耕地污染终于站在了中国舆论的风口。

中国现有耕地20.27亿亩。4月17日,环保部向社会通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按照公报,有19.4%的耕地点位超标(即所有耕地点位所取的土壤样本中,有19.4%的样本为污染土壤)。

上世纪90年代,环保部通报数据就显示中国污染耕地约1.85亿亩。其时,中国土壤超标率为10%左右,显然,19.4%的点位超标率意味着中国土壤污染数据的大幅跃升。

对于人口全球第一、人均耕地仅为全球平均水平40%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耕地是民本,更是国脉,也一直是上下五千年中国史众多矛盾的交汇点。困扰现代中国社会方方面面达数十年之久的18亿亩耕地红线,即是明证。尽管粮食产量已不再是大问题,但粮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头等大事之一。

众多的耕地被污染,怎么办?中国需要答案,但还没有找到。

世界上从未有一个大国面对过像中国这样严重的耕地污染问题。发达国家由于实施土地私有制,土地所有者出于对自身权利的绝对捍卫,使土地在经济快速发展期避免了大面积污染。但中国数十年的经济粗放发展带来了恶果,问题之严重在近年才被确认。

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现实挑战是,对于大规模被污染耕地,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经济有效的修复措施。近观日本,33年投入巨资,最终只能以“客土法”治理神通川流域的重金属污染,且仍留下众多后患。远观美国,超级基金管治下的数十万块棕地,仅有极小比例的重度污染场地得到修复,大量污染耕地或被闲置,或通过成本相对较低、修复周期漫长的植物、生物等方法进行修复。

对中国来说,污染耕地数量大到无法采用高成本的“客土法”;人口众多、均地到户的现实,使大量弃用污地也难以实现。中国必须独自探路。

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官方和科学界均在探索污地破解之路,但答案尚远。

城市和城郊的工业污染土地倒是走出一条治理之路。由于城市土地连年升值,这让高成本修复土地成为可能,最终的受益者——地产商和地方政府,愿意直接或间接为城市污地埋单。但这一模式很难复制到中国农村的污染耕地当中。

耕地对修复的要求远高于城市建设用地,现有技术还存在不足。更重要的是,耕地修复的巨额成本谁来出?

学者认为,修复1亩耕地的成本在数万元至20万元不等,以平均10万元计,这其实相当于1亩耕地的200年收益(以每亩净收益500元计算)。用200年的收益来换取不一定能达到的修复效果,值不值?

治理难,但问题显然也不能放任。污染土地每年让湖南和江西等省份生产出数量巨大的“镉米”(镉超标大米),更在部分地区间接带来环境疾病。土地中的污染还对地下水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无论如何,中国需要面对耕地污染问题,退无可退。故此,记者历时一月有余,采访了国家相关部委和科学界人士,力求全面呈现中国的污地难题,探讨可行的解决之道。

国际环境日前一天,2014年6月4日,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环保部门将落实“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具体行动,打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的提法,出自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2014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提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2014年3月下旬,周生贤在一次环保部内部讲话中,提出向污染宣战现阶段主要是打好“三大战役”。

中国城市的严重空气污染举世皆知,严重水污染更是老生常谈。但中国普通公众之前并未意识到,耕地污染正成为最新难题——其带来的危害(如食品污染、人体健康侵害等)不亚于前两者,治理则更加艰难。

2014年上半年,国内媒体上充满着关于土壤治理堪称浪漫的想象——环保部将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将催生数万亿元土壤治理市场。各路研究者开始在媒体上展示近年的治土成果,发表对这一约占中国环保市场一半以上份额的领域的乐观看法。

现实无情。除了部分城市化工污染场地因为房地产开发原因可进行实质修复,中国土壤污染的核心部分——亿亩级别的污染耕地是否要修复——尚无定论。因此,数万亿甚至10万多亿元的土壤市场,目前仅是一个概念。

原标题:污地怎么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微生物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