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污染环境犯罪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近年来,检察机关始终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摆到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但在司法实践中,污染环境犯罪的侦查取证与法律适用仍存在着诸多疑难问题。为此,人民检察杂志社与福建省泉州市检察院遴选典型案例,共同邀请专家,对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
有毒物质的范围界定
“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l0条通过列举方式规定了有毒物质,其中第三项为“含有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的物质”,但执法检查中检测到的重金属远不止上述四种。如何准确界定重金属的范围?如执法人员检测到的“铜、镍、锌”等元素是否属于有毒物质?
自然科学中将密度在4.5g/cm3以上的金属称作重金属。而从《解释》规定来看,污染环境罪中重金属的范围并没有采用这种表述,而是规定为“含有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的物质”。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白晓东指出,《解释》中“含有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的物质”中“等”字所包括的“重金属”除具有“有毒性”外,还应具备“可污染性”特征。福建省晋江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余冬阳补充说,我国重金属污染中,最严重的是镉、汞、血铅和砷污染,故《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汞、镉、铬、砷等类金属,但同时还规定了兼顾防控的镍、锌、铜等重金属污染物,兼顾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也会造成严重伤害。对照以上理解,执法人员检测到的“铜、镍、锌”等元素作为有毒物质,应认定为有毒物质。
福建省泉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樊美清对上述观点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判定某一元素是否为有毒物质,应看毒害物的毒性对环境的污染是否需要刑法进行调整。“铜、镍、锌”的毒性与《解释》所列举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物质不是处于同一水平,不应该对有毒物质作随意扩大解释。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对人的身体损害最大的重金属有铅、汞、砷、镉四种,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毒性放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后可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而其他重金属是否能够达到这四种重金属的毒害性,还需进一步明确。
行政罚款能否折抵罚金
在环境污染执法活动中,环保部门可能先行对部分污染环境的行为作出行政罚款决定,达到追诉标准的,在移送司法机关后,法院也可能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并处罚金。在这种情况下,对行为人作出的行政罚款和罚金数额能否折抵?
福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邹雄指出,依据行政处罚法第28条的规定,对行为人作出的行政罚款和罚金应当折抵。但应注意的是,环保部门在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后,仍对行为人作出罚款处罚的决定并不合理。因为案件在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后,管辖权已经移交给侦查机关,环保机关对案件不再具有管辖权。在侦查期间,环保部门作出罚款处罚的决定有违“一事不再罚”原则。在司法机关认定行为人不构成犯罪之后,环保部门认为应当处以行政罚款的,再予处罚。
环保部门在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后为什么仍可作出罚款决定?樊美清认为,依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的《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5条第3款的规定,对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依法应当给予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提请政府给予行政处罚。但是,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案件移送。据此,环保案件即使涉嫌犯罪,在移送司法机关后仍应给予行政处罚。
对此,白晓东认为,如果法律规定可以相互折抵的处罚事项,则在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后,环保部门能否作出罚款决定,需要斟酌其合理性。如果司法机关根据同样的事实和理由已经对行为人作出刑事判决,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行政机关不能再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侦查机关受理后判决前,环保部门仍有权对其作出罚款决定,这一处罚不影响司法机关作出判处罚金的判决。
行政执法证据的转换
在污染环境案件的调查取证上,如何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序衔接,从而有效规制污染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白晓东对当前司法机关在污染环境案件调查取证方面的困难进行了总结。第一,客观证据的调取、固定有赖于行政机关,而行政法律法规在取证方面的要求往往低于刑事法律,容易造成案件移送侦查机关后,部分证据不符合刑事证据标准,实践中,可要求行政执法机关按照刑事证据标准严格取证。第二,环保部门没有对环保案件的现场物品进行查封、扣押的权力,而刑事立案前公安机关也无权对现场物品进行查封、扣押,导致部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后现场的物品已被转移。针对此问题,应当要求环保部门尽快对现场取样的废物进行检测、出具检测结果,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涉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再由公安机关对环保部门先期保存、登记的证据予以查封、扣押。第三,因为环保部门在制作污染环境类案件询问笔录时,往往将普通工人作为询问对象,待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后,这些工人可能已不知去向,致使侦查机关无法重新收集、制作询问笔录,案件证据比较薄弱。对此,建议环保部门在查处污染环境案件时认为可能涉嫌犯罪的,可以商请公安机关及时指派侦查人员按照立案前的初查程序对相关证人进行询问,形成笔录。
白晓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应对建议。根据刑诉法第52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环保部门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证据,只要是遵循行政执法程序的要求收集取得的,即便行政执法程序对证据取得的规定与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有所差异,也不应否定行政机关收集证据的效力。对于法律没有赋予环保部门对涉案现场物品查封、扣押权的问题,可要求环保部门借助有查封、扣押权的相关机关同步开展行政强制措施,对涉案现场物品进行扣押和查封。同时,应当强化环保部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的程序意识,尤其要强化环保部门从刑事诉讼角度规范证据取得的意识,确保环保部门取证程序的合法性,从而有效规制污染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获取环境犯罪案件的线索和收集相应的证据一直是检察机关侦办污染环境案件的瓶颈。樊美清认为,实践中,司法机关应当对不同类型的证据进行区分处理。首先,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环保部门只要扣押、调取证据符合法定程序,就可直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其次,言词证据受主观影响较大,为保证言词证据的真实性,防止不当干涉,检察机关一般需要重新收集证据。因特定原因无法重新收集的,原先取得的证据要经过法庭质证。对于重新收集的言词证据,检察机关可以与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收集的证据进行比对,尽量减少证据的转化环节。再次,环境监管部门出具的勘验、检查笔录需要公安机关补强,强化其证据的可采性。行政执法部门应尽量委托第三方出具鉴定意见,因为其证据效力强于由执法部门自身出具的鉴定意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以来,山西省生态环境系统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坚持以打促建、以打促治,深入开展“利剑斩污”专项行动,依法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行为,用法律武器守护绿水青山,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省生态环境厅集中通报4起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破坏典型案例。一、长治市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下称“三部门”)联合印发《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下称《指引》)。《指引》通过条目化的证据清单,引导公安机关规范、高效取证,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审查重点和方向,不断提升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办案质效。《指引》指出,办理污
近年来,赣州市生态环境局、赣州市人民检察院、赣州市公安局在全市联合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现将危险废物领域相关典型案例公布如下:案例①:步某某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一、案情简介2024年4月21日接群众举报反映小松镇石田河可见整片水域呈红褐色,赣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立即
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力震慑涉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贵港市以强有力的手段查处一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近日,贵港市生态环境局公布6起综合执法典型案例。案例一:平南县某石业有限公司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案一、案件简介2024年3月18日,贵港市平南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批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发布,其中包含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案例2件、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案例3件和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例3件。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引导和促进企业自觉守法,现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持续组织开展了“昆仑”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活动,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今年上半年,公安部挂牌督办60起破坏生态环境犯罪重大案件
舟山市城市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舟山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活动及其相关监督管理。关于公开征求《舟山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
根据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湖南省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加大对危险废物违法犯罪、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打击力度,开展“两打”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相关环境违法犯罪高发势头。为持续保持打击重点领域环境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现公开发布三件依法严惩危险废物污染环境
为了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提高公众和企业对涉水环境问题的认识,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发布10个涉水领域的环境违法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工业废水超标排放、逃避监管、暗管直排等多个方面。案例一:广州市白云区查处个体户逃避监管排污案案件简介2024年1月16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根据线索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深入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积极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用电用水监控等监管手段,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查办了一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依法精准高效打击震慑环境违法行为。为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从严惩处的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北京市生态环
今年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开展“绿剑2024”、“两打”等专项行动,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视频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发现违法线索,坚持追根溯源,深化行刑衔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公布一批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典型案例,供各地学习、参考和借鉴。01杭州市某装饰纸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十年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示范基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党的二十大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人民法院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预防为主的原则,始终把常态化和创造性开展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作为环境资源
为推进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同机制建设,近日,吉林省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铁路运输分院、长春市公安局、长春市司法局、长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长春市生态环境局、长春市水务局、长春市农业农村局、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长春铁路运输法院等10家单位联合成立长春市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
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辽宁省深入开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大教育警示,现公布现公布一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供各地
5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暨司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在陕西渭南召开。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司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为人民法院在法治轨道上扎实服务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12月1日发布《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共有二十一条,分别从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审判职能和深化改革创新三个方面,对司法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和具体的审判指引。下一步,四川法院将抓好《实
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公开发布两起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沈阳市沈北新区某检测公司涉嫌监测报告弄虚作假案案情简介:2023年10月19日,沈阳市生态环境局接到交办线索,对沈阳市沈北新区某检测公司开展现场专项检查。该公司位于沈北新区蒲文路,主要从事环境技术监测服务,公司具
为了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打造绿色文明、生态宜居城市,泰安市人大常委会7月27日发布《泰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该条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泰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23年6月27日泰安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23年7月26日山东省第十四届
为做好黄河保护法的贯彻实施工作,指导各级人民法院系统全面学习立法精神,准确把握立法要旨,增强法律贯彻落实工作的针对性靶向性实效性,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发布《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意见》,提出严格落实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各类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6月5日,天津高院召开环境资源审判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天津高院新印发的《关于为天津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的具体情况。《意见》分三个部分,共15条。关于为天津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津高法〔2023〕108号为深入学习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5月8日,福州市连江县人民政府就《福州市连江县海洋碳汇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为2023年5月8日-5月12日。关于公开征求《福州市连江县海洋碳汇管理暂行办法》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规范海洋碳汇交易工作,连江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与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共同草拟了《福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依法审理可再生能源发展纠纷案件。审理清洁能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件,要按照能源项目建设用地
4月7日,上海环境举办FAST新工艺采风活动暨上海环境无废建设宣讲会,上海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副总裁邹庐泉出席并致辞,董事会秘书董政兵主持会议。会上,上海环境正式宣布,公司联合同济大学共同研发的“飞灰炉内低碳协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工艺”(以下简称“FAST工艺”)获得生态环境部复
3月24日,河南发布《钼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本文件规定了河南省钼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监控要求,以及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现有钼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钼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5号)的通知的要求,对实现工艺突破或流程再造,以及企业首次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电股份”)发布“创新赋能生态治理绿色引领时代新篇”为题的报道。据悉,通过构建全周期生态治理体系、打造“新能源+”与绿色氢基能源双轨生态圈、建设智慧化能源安全矩阵等创新举措,实现全年生态环保零事件目标,探索出一条能源开发与生态保
近日,湖北长江国绿生态环保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湖北高投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12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水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固体废物治理、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服务等。合伙人信息显示,该企业由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生态环保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大江大河、重要湖泊、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土壤源头污染、重金属污染防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2月24日,博罗县建工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林志强,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由博罗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实控人为博罗县国有资产事务中心。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雨水、微咸水及矿井水的收集处理及利用;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市政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